劉澤星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
幾天前,因工作關係,我終於重訪闊別數年的深圳,讓我回想起疫情之前,我不時到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巡房,並解答同事的問題。
交流和合作,從來是臨床治療和醫學研究不可或缺的支柱。內地幅員廣、人口多,病例及病情變化也相對較多,對醫護人員來說既是嚴峻的挑戰,也是寶貴的學習機會。雖說我已累積了三十年風濕專科的經驗,在港大深圳醫院工作時,間或碰到無法解答的疑難,需要和同事集思廣益,一起研究更好的處理方法。
記得曾有一名內地病人,因患上血管炎而造成多個器官受損。不幸的是,一般使用類固醇的治療令該名病人出現骨質疏鬆,甚至造成肋骨、股骨和腰椎等多處骨折,使病情更形複雜。行醫多年,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碰上。於是我和同事費了相當大的心力研究其他有效的治療方法,猶幸最後仍可為病人轉危為安。過程中,我們都獲益不淺,並再次印證「不可一本通書看到老」這句俗語,因為每名病人的情況都不盡相同,即使他們患上同一種疾病,最常用的療法也有不合適或用不著的時候。身為醫者,必須時刻保持虛心和警覺,別被經驗蒙蔽,要仔細為病人檢查,方可及早發現問題。
近日本港與內地重新通關,於港大醫學院來說,也是期待已久的好消息。我們已積極安排同事和同學恢復到港大深圳醫院交流和實習。對醫科生而言,多接觸不同病例、為不同背景的病人服務,於他們日後行醫或從事研究也大有裨益——既可以訓練同學的溝通技巧,也可提醒他們保持謙遜和同理心的重要。
曾有同學告訴我,他們在深圳實習時,第一件學懂的事就是細心聆聽,也要調整說話的用語和節奏,因為很多時候病人聽不懂自己說甚麼。的確,到深圳求醫的病人來自全國各地,甚麼籍貫都有,有時鄉音佶屈,要聽懂也著實不易。更重要的是,病人大都沒有接受過醫學培訓,理解能力也因人而異,要用最淺白的詞句、最大的耐性來解釋病情和療法,回答他們的問題,也是醫科生在溝通技巧上十分重要的訓練。因此,我們期望逐步恢復醫科生到深圳實習的安排,開拓同學的眼界,加強他們的學習體驗,為日後行醫或研究作好準備。
說起港大深圳醫院,讓我分享另一個好消息:港大深圳醫院在2021年成為全國十四家高質量發展試點醫院之一,是深圳唯一家和全國最年輕的一家,實在是令人振奮的肯定。衷心感謝港大深圳醫院前任院長鄧惠瓊教授及盧寵茂教授,還有現任院長張文智教授高瞻遠矚的領導,以及所有同事不懈的努力,方可在短短十年間躋身全國頂尖醫院之列。我們自當精益求精,在醫療和科研上繼續耕耘和開拓,不負國家與病人所望。
刊載於《明報》專欄〈澤星寄語〉,2023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