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青少年吸食電子煙與「太空油」問題:
政策成效和前瞻

2025年05月10日

張懿德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護理學院助理教授

 
過去十年,另類吸煙產品如電子煙的冒起引起公眾關注。香港大學戒煙研究團隊分析了本地電子煙使用情況及進行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i) 使用電子煙令青少年(包括曾吸煙及從未吸煙者)患有呼吸系統症狀的風險增加39%至106%,(ii) 電子煙亦無助戒煙,反倒增加與傳統煙雙重使用的情況,導致更嚴重的尼古丁成癮、降低戒煙意願及減少嘗試戒煙次數。

基於以上研究結果,香港自2022年4月30日起全面禁止電子煙及其他另類吸煙產品,所有進口、促銷、生產、售賣及推廣均屬違法行為。禁令實施後,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隨即下降。小四至小六學生的曾經使用率由1.7%降至1.5%,現時使用率更由0.3%降至0.2%;中一至中六學生的曾經使用率由7.7%降至5.3%,現時使用率維持約1.1%。吸食傳統煙的中小學生未有顯著上升,顯示全禁政策對減少青少年吸煙成效顯著。

近年電子煙更加會被用作「吸毒工具」。不法分子將依託咪酯(Etomidate,俗稱「太空油」)加入電子煙油中。由於吸食方法簡單,加上太空油煙彈與一般煙彈相似,隱蔽性比吸食其他毒品高,因此造成了新的吸毒問題。禁毒處數據顯示,太空油已成為本港最常吸食的毒品之一。政府將於2026年第二季進一步管制及禁止公共場所吸食電子煙,然後擴展至私人場所,我們期望禁令除了可堵塞「禁賣不禁食」的漏洞,也能防止太空油吸食問題繼續惡化。

醫務衞生局已委託本研究團隊普查在校青少年的吸煙行為,為政府提供數據及評估現行法規成效、並制定控煙措施及健康推廣策略,確保青少年吸煙率持續下降,保障公眾健康。

港大醫學院護理學院30周年系列之二
 
<刊載於《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