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病人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2025年07月26日

陳芸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首席講師

星期一早上的候診室,坐滿等候家庭醫生就診的病人,下一位輪到剛確診癌症的陳女士就診。陳女士的家庭醫生與她相熟,寒暄過後,便將她介紹給正在診所實習的醫科學生瑪嘉烈。瑪嘉烈當時努力學習如何從問診中了解病人的病情、想法、憂慮和期望。陳女士對家庭醫生十分信任,也坦然向瑪嘉烈傾訴自己的恐懼與憂愁。

診症結束後,瑪嘉烈寫下這段診後反思:

「她語氣中透著心力交瘁,亟需宣洩心中鬱結。我靜靜聆聽她訴說種種不甘,此刻的陪伴勝過千言萬語。但願我的傾聽能為她帶來些許慰藉——她不僅是位病人,更是位母親,是位為生命奮戰的勇者。」

與病人的每一次互動,都在塑造醫學生未來的行醫之道。他們逐漸體會到:見證患者最脆弱的時刻,既是殊榮,更是責任。正是病人教會他們如何傾聽、如何看見疾病背後的人、如何實踐醫者仁心。

在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病人是教學團隊的重要成員:有的參與課堂示範,讓學生在安全環境下練習問診技巧;有的通過視像會診,幫助學生掌握遙距診症的重點;更有病人導師專門反饋學生的溝通表現。這些寶貴經驗,正是培育仁醫的關鍵。

對瑪嘉烈和她的同學們來說,病人給予的教誨,遠比教授專家的指導更為珍貴。

<刊載於《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