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飲酒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關係

2025年08月30日

歐陽兆倫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公共衞生學院助理教授

 
酒精飲品是大眾經常接觸的飲料之一,特別是在喜慶的日子如婚宴、大型體育活動等,酒水被視為必備的飲料。根據衞生署2020-22年度人口健康調查,15 歲或以上的香港市民中,約有15% 在12個月內每月間中飲酒,而大約9%的市民每星期有飲酒的習慣。因此,了解飲酒對健康的影響是本港重要的公共衞生議題之一。筆者在去年曾談及飲酒與癌症的關係,今次將探討飲酒與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因果關係。

以往流行病學研究中經常會有飲酒能夠減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風險的論述,例如今年哈佛大學透過一個三十餘年的前瞻性研究指出,少量飲酒與不飲酒的人相比下有著較低糖尿病風險。因此,市民大眾或許會考慮通過適量飲酒以減低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風險。但這類觀察性流行病學研究有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不能有效認證因果關係。原因是適量飲酒的人跟不飲酒的人,除了飲酒習慣不同之外,還有著其他不同的特徵,如生活習慣、社會經濟因素等,因此直接比較兩類飲酒習慣的人的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風險,並不一定能反映飲酒習慣對健康帶來的影響。至於其他偏差較少的研究方法,如基因研究,則指出飲酒對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並沒有保護作用,反而更有可能提升相關疾病風險。總括而言,考慮到酒精飲品對健康的整體影響,如高血壓、癌症、酗酒等,筆者還是建議好酒者應考慮減少飲酒,而沒有飲酒習慣的讀者應繼續遠離酒精飲品,這樣才是提升心血管健康的最佳選擇。

<刊載於《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