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2025年世界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日——讓孩子在愛中成長

2025年04月26日

李芷琪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日」(WICAMHD)。這個成立於2022年的全球性紀念日,旨在提升全球對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關注,倡導相關健康促進和預防的工作。

在香港,2016年接連發生的學童自殺事件引發了社會對本地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的重視。首個本地相關的精神病流行病學調查亦於2019至2023年進行,結果顯示兒童青少年精神病十分普遍:每4名6至17歲的兒童青少年中,就有一人曾在過去一年內患有不同類型的精神疾病,最常見的診斷包括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對立性反抗症、焦慮症和抑鬱症。

照顧者可以怎樣促進孩子的精神健康呢?保持自己良好的精神健康、接納孩子、傾聽他們的需求、陪伴他們度過愉快及困難的時刻,以及在有需要時積極尋求幫助或治療,都是有效的良方。當我們期望孩子可以循規蹈矩、努力學習、不要哭鬧時,也謹記要敦促自己做好本分。

今年「世界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日」的標誌,不同年齡的人物也擁抱着愛心,象徵不同成長階段的兒童,亦能於友善和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香港生活壓力不小,成年人常常為生活奔波,在這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希望家長們可以忙裏偷閒,與孩子一起感受親近大自然的樂趣,聽聽他們心底話。

<刊載於《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