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嘉瑩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Deer Emo」計劃是在香港大學資助下筆者所策劃的心理健康推廣計劃。此計劃由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推動,並由臨床心理學家陳凱琪博士協助,旨在透過青少年與成年人合作(Youth-Adult Partnership, YAP),共同帶出「讓我們跟情緒說聲:親愛的,我知你在」的訊息,喚起大眾對自身情緒的關注,並提醒情緒是自然的一部分。
計劃希望透過社群媒體把心理健康知識帶進每個人的生活,共建更具同理心的社會。「Deer Emo」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以原創動物插圖故事帶出精神健康概念,讓讀者更容易理解複雜的心理健康議題,同時鼓勵大眾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歷。
此外,「Deer Emo」亦有舉辦不同外展活動去推廣精神健康。我們於今年2月和3月分別在高主教書院和聖嘉勒女書院舉行了學校講座活動。第一場活動邀請到歌手細貓演繹歌曲和分享實用情緒管理技巧的方法。第二場活動則邀請了歌手鄧小巧參與,她強調「情緒毋須被定義,因為它只是你的一部分」。另外,完成精神健康培訓的大學生義工們也向同學們講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最近,我們更聯合東華三院心靈熱線於石硤尾設置「動森情緒站」街站,當日30多名大學生義工參與,並接觸當區8間中學,提供即時情緒支援及分享心理健康資訊。線上「心事台」也同步讓Instagram粉絲能夠匿名提出關於情緒困惑的疑問。
「Deer Emo」希望與青少年共同建立「情緒森林」,沒有強迫式的說教,讓大眾知道情緒需要出口。正如佛里達‧卡羅的小鹿畫作所表示:傷痕可以開出花朵,只要我們願意為彼此保留綻放的空間。就像森林需要養分,YAP計劃和青少年心理健康主題的學術研究,需要持續的資源灌溉,讓「情緒出口」的概念可以繼續在校園、社區扎根。
「Deer Emo」Instagram專頁
<刊載於《東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