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澤星寄語:基層醫療改善健康

2024年11月11日

劉澤星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

環顧現今世界,地區衝突持續不斷,造成生靈塗炭,實在令人揪心。然而俗語說:「針唔拮到肉唔知痛」,我們身在局外,要真切地體會陷於泥沼中的恐懼、焦慮和無助,卻也不是易事。

同樣道理,我們身為醫者,即使熟知病理、懷著同理心,有時也會遇上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情況,未必能夠充分體會病人的感受。所以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謙卑,細心聆聽,盡心盡力服務病人。

雖說診症治病是醫生的職責,但常言道「預防勝於治療」,預防疾病才是保持健康的治本之計。何況本港人口持續老化,慢性疾病愈趨普遍,為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提升本港市民的健康水平,預防疾病更形迫切。若要有效防患未然,完善的基層醫療制度至為關鍵。

所謂「基層醫療」,是指以地區為本、家庭為中心的社區醫療系統,透過基層醫護人員與家庭建立彼此熟悉和信任的長期關係,提高預防疾病的成效,亦可及早發現疾病,提供最適切的治療方案。政府早前已制定本港基層醫療的發展藍圖,並推出多項相關政策,包括建立地區康健中心、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實施「一人一家庭醫生」等。

為支持本港基層醫療的可持續發展,港大醫學院成立了「香港大學綜合基層醫療健康協作平台」,鼓勵醫生、護士、藥劑師、中醫師及公共衞生人員等攜手合作,加強基層醫療及健康推廣,並推動相關研究、培訓、交流、合作與創新。

為有效預防疾病,改善公眾健康,廣大市民的參與亦不可或缺。因此,我們透過不同途徑,積極宣傳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以提升社會各界在自我健康管理方面的意識和認知。例如我們的教研人員獲邀於地區康健中心舉辦的健康講座擔任講者,與公眾分享有關癌症、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質疏鬆、季節性流感、眼睛護理、精神健康等議題的最新資訊。同時,我們也為地區康健中心的基層醫療專業人員提供多元化的培訓課程,內容涵蓋健康推廣、藥物管理、慢性疾病管理、動機式訪談技巧等。此外,我們亦積極安排學生到地區康健中心實習,汲取寶貴經驗,以深化基層醫療的概念;同時加強基層醫療的跨學科研究,協助推進並完善以實證為本的政策及策略。

每個人都希望身心康泰,何況身體是屬於自己的,要是自己也不愛惜,還有誰能代勞呢?況且單靠外在的力量如藥物、手術等,難以完全恢復受損的健康;病人的堅強意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保持均衡飲食、恆常運動等,才是最關鍵的。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定可建立完善的基層醫療制度,改善所有市民的健康。

刊載於《明報》專欄〈澤星寄語〉

 

 

港大醫學院之標誌。
港大醫學院成立香港大學社區藥房,在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的同時,亦促進跨學科合作,並給予學生實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