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1日
李欣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類鼻疽(melioidosis)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引起的疾病。類鼻疽伯克氏菌存在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土壤和水中。大多數呈報病例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及澳大利亞北部,但其流行範圍正擴大至太平洋地區、南亞、非洲和美國等地。本港每年也有錄得類鼻疽感染個案,目前以2022年為最高峰。病例數量的增加往往與惡劣天氣和環境干擾有關。
人類通常由經皮接種或吸入的方式感染類鼻疽伯克氏菌,大多數病例是散發性的,但由受污染水源、環境或香薰產品引起的小型爆發也曾在不同地區出現;而人與人之間的傳播極則為罕見。
受細菌接種數量、感染方式、宿主風險因素等影響,類鼻疽的臨床表現十分多樣化。大多數接觸類鼻疽伯克氏菌的人並不會受感染並發展成類鼻疽,但對糖尿病和其他免疫功能受損疾病的患者來說,受感染的風險會較高。
在感染個案的臨床病徵當中,肺炎的比例約佔一半,然而單憑臨床或放射學特徵,很難將類鼻疽與其他病菌所造成的肺炎區別出來。超過50%及20%的患者分別會出現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其他類鼻疽的臨床表徵包括皮膚膿腫、肝或脾膿腫、腦膜腦炎、泌尿系統感染及骨和關節感染等。疾病死亡率從10%以下,到40%或更高不等,主要取決於臨床風險因素、實驗室診斷、抗菌治療及重症監護的能力。
有鑑於類鼻疽伯克氏菌的致病潛力和有限的抗菌治療選擇,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將其列爲一級管制性病原。隨著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頻繁出現,類鼻疽病例極有可能增加。為加强各地民眾及醫學界對類鼻疽的認識、診斷、治療和監測,世界衞生組織呼籲將其視為一種被忽視的熱帶疾病,以提高大家警覺並採取有效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