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秉強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副教授
最近遇到一位患有嚴重膝關節炎的患者,因為害怕全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的疼痛,以及膝關節假體存活率有限等原因,拒絕做手術,寧願勉強忍受疼痛,停止所有外出活動,並增加非類固醇消炎鎮痛藥的攝取量。結果,他因欠缺社交生活而患上抑鬱症,更因鎮痛藥的副作用出現腎功能損害。事實上,這是許多患者因為誤解而遇到的問題。
由於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設計和材料的進步,全膝關節置換假體的存活率正在提高。最新數據顯示,全膝關節置換術後25 年的存活率已提升至82%。此外,手術後的疼痛管理最近亦取得突破。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的一項研究顯示,術前使用靜脈注射類固醇和關節內注射類固醇(雙類固醇),對於控制術後的疼痛非常有效,大多數患者在術後會感到輕微痛楚,近七成接受新療法的病人毋須先到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治療,可於短時間內直接出院返家。
那麽進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適當時機為何時?在醫學角度,考慮因素包括:
何時進行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決定既多元化亦個人化,患者應諮詢自己的骨科醫生。他們將評估個別患者的病情,並根據每個獨特情況而決定最合適的手術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