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澤星寄語:頌讚生命

2023年11月27日

劉澤星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

活到這個年紀,我已參加過不少喪禮。面對生離死別,悲慟是人之常情,尤其是血肉相連的父母、子女等。也許因為這樣,一般喪禮往往瀰漫著一片愁雲慘霧,交織著哀傷與淚水,出現多少令人肝腸寸斷的場面。

早前我參加施玉榮夫人的喪禮,卻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氣氛,頗出意料之外,同時也令我深思面對親人離世應有的態度。

施夫人與港大淵源深厚——父親羅旭龢爵士是港大名譽博士,丈夫施玉榮先生是港大校友,她本人則於2006年獲頒名譽大學院士。多年來,施夫人鼎力支持香港大學和港大醫學院的發展,我和醫學院的同事都十分感激她的慷慨和卓越貢獻,她的的善心使我們的學生和同事獲益良多。

一位如此德高望重的夫人離世,儘管明知她得享高壽,接到噩耗時仍難免傷感。本以為她的喪禮氣氛沉重,但原來處處洋溢著敬意與感激,令人心中一陣溫暖,非常難得。

仔細想來,大概是因為一般喪禮以「傷逝」為題旨,哀悼逝去的生命,難免會被哀傷的情緒主導著。但施夫人的喪禮則以「頌讚生命」(celebration of life)為主題,其親屬回顧夫人身兼母親和慈善家的一生,感謝她對家庭和香港社會的貢獻,引起參加者由衷的敬意與懷緬,同時也減輕了悲哀的情緒。

事實上,近年在歐、美等地,愈來愈多喪禮和追思會採用「頌讚生命」為主題,讓親友在比較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懷念逝者,而且可以讓親友及早走出傷痛,重拾生活的節奏。

我覺得這是相當不錯的做法。面對親人離世,悲傷是正常的,然而逝者已矣,終日沉溺在哀傷之中,甚或放棄自己的生活,於逝者何補?於自己何益?凡事總得適可而止。然而若說要放下失去至親的傷痛,確實是一時三刻難以做到。因此,改變一下喪禮或追思會的內容和氣氛,集中回顧逝者在世時的成就和貢獻,感謝他多年的辛勞付出,既可達成致敬、懷念的目的,也可幫助親友早日釋懷。而所謂「成就」和「貢獻」,並不限於個人事業。一位持家有道的家庭主婦,既可把家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也能教導兒女成才,這也是了不起的成就,足以讓她的子女銘感終身。

參加施夫人的喪禮後,我深深體會到面對親人離世,除了悲傷以外,我們仍可秉持頌讚生命、感激逝者的態度積極面對。同樣道理,生活中總是苦樂參半,但正如日落日出,樂極自然生悲,否極終必泰來。與其被沮喪、鬱悶牽著鼻子走,不如嘗試發掘日常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確幸,至少要讓自己保持樂觀與信心,才可安然度過難關。

 

刊載於《明報》專欄〈澤星寄語〉,2023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