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雅君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臨床實務副教授
青光眼被稱為「視力小偷」,如眼壓持續過高,病人有可能逐漸失明,因此良好的眼壓控制至關重要。一般控制眼壓的方法包括藥物、激光及手術。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認為藥物是控制眼壓的第一線方法,但長期使用青光眼藥物無可避免會引致眼乾、眼紅等副作用,也有機會減低青光眼手術的成功率。因此,醫學界目前的傾向是有需要的話,會建議病人盡早接受青光眼手術。
傳統的青光眼手術包括小樑切除術及青光眼導管手術。這兩種方法已沿用多年,對大部分患者都有理想的治療效果。然而手術引起的相關併發症較多及風險較高,復原時間亦較長。因此,近年新研發的微創青光眼手術則有望達至效用及安全兼得的治療方法。
手術透過微創方式,在眼球內植入極細的微創支架,在對眼球組織影響最少的情況下將房水引流排走,以達至減低眼壓。微創手術因導管幼細,能疏導的前房水有限,因此未必適合眼壓太高、青光眼嚴重的人士。對於預期手術成功率較低,或是傷口容易結疤的病人,例如繼發性青光眼,或之前已做傳統手術,但效果未如理想,醫生一般會避免選擇微創手術。某類微創手術由於比傳統手術更大機會結疤,因此病人可能要多做幾次小手術,例如針撥,以達到更好的房水引流效果。而且微創手術技術較新,長遠成效比傳統手術較少文獻支持。
對於原發性青光眼,而且之前並未接受過其他青光眼手術的病人,微創手術普遍效果理想,亦有機會減少手術的併發症。醫生會按照病人的年紀、青光眼嚴重程度、手術風險、病人意願等決定哪一種手術最為合適。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