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森先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講師
幾年前,美國曾討論立法保障以宗教為由而拒絕為某些病人提供服務的醫護人員。換言之,醫生可以違反自己的信仰為由拒絕治療信奉其他宗教、或LGBTQ 社群的病人。事件引起廣泛爭議。
香港乃多元文化社會,公立醫院設有基督教院牧部、天主教牧靈部及佛教院侍部,以關懷危疾重症病人的靈性需要,當中以佛教院侍部歷史較短並較鮮為人知。曾有醫科生認為出家人消極避世,質疑佛教心靈關懷是否能夠真正幫助臨終病人。
我們可用微歧視(microaggression)來統稱這些細微到說話者可能未察覺 ,但藏身於小小的嘲弄與輕視中的歧視行為: 2018年英國的一項研究指出,醫護人員對末期病人宗教信仰的微歧視,源於對生命最後階段的靈性議題缺乏認識。
根據《香港癌症策略2019》,醫管局將以病人為本的方針提供全方位服務,而靈性關懷工作者獲醫管局認可為跨專業團體的成員,為癌症病人及家屬提供護理。為此,我們需要改善醫科生對這群「醫院同事」日常工作的認識。
今年,港大醫學院在四年級醫科人文課程,透過放映近年台灣一齣關於三位臨終病人靈性需要的紀錄片《回眸》,輔以瑪麗醫院佛教院侍部主管傳燈法師及前醫務社工的分享,幫助同學了解公立醫院現有的佛教心靈關懷服務,並反思醫護如何尊重不同病人的宗教信仰。
我曾在課堂上問同學:「假設你是腫瘤科醫生, 一位跟你信仰不同但相識已久的病人邀請你為他祈禱或誦經,你會應允嗎?如打算婉拒,又會怎樣回應病者的靈性需要?」
醫學人文關懷的課題,有時比醫科試題更刁鑽呢!
作者感謝香港大覺福行中心佛教院侍部及台灣大悲學苑支持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3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