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迷幻藥物治療會否成為合法的精神健康治療?

2023年08月05日

Alex Gearin 博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
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助理教授

隨着全球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嚴重,精神科醫生和研究人員重新審視迷幻藥的臨床應用。目前有超過200項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以評估迷幻藥對治療抑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和成癮等精神疾病的成效及安全性。

根據2022年一項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研究顯示,單一迷幻藥治療對抑鬱症患者有顯著成效。該項測試涉及10個國家的233名患者,當中30%的抑鬱症患者在單次治療後症狀迅速得到改善,並有效維持三星期。

這並不是迷幻藥物治療首次在精神醫學領域尋求立足之地。在1950年代,迷幻藥曾應用於心理治療,以及輔助治療酗酒和抑鬱症等。儘管當時有超過1,000篇相關的科學論文發表,但在1960年代中期,這些藥物被視為娛樂和享樂主義的象徵,導致科學界對其效用缺乏關注。

迷幻藥雖可放大正向情緒,但也可能加劇負面情緒,如恐懼、焦慮和絕望,對心理健康造成嚴重風險。因此,美國和澳洲等國家不允許患者將迷幻藥帶回家,患者必須在密切監測下接受藥物治療。治療師非常重視在藥物治療前後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治療,以協助他們處理心理上的挑戰,促進復元。

在2023年7月,澳洲成為全球首個批准合資格精神科醫生處方指定迷幻藥的國家,但有關治療的費用高昂,預計一次藥物治療配合數次心理治療約需港幣75,000至130,000不等。

科學家表示,靜觀和冥想練習可在藥物治療過程中引導患者思想,提升治療效果,而冥想在中國歷史悠久,可能有助迷幻藥物治療的臨床研究。雖然迷幻藥可輔助心理療法或靜觀療法,但不應取代它們。事實上,在沒有適當指導的情況下使用這些藥物,可能會帶來嚴重風險。正因如此,我們需要嚴謹的研究來審視迷幻藥物治療的安全性和功效,以制訂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3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