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澤星寄語:醫科馬拉松

2022年09月26日

劉澤星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

首次透過《明報》這個專欄,定期與讀者接觸,感覺猶如新生開學——既興奮,復緊張。

新學年的第一天,我代表港大醫學院歡迎有史以來人數最多的醫科新鮮人,並為他們講授第一堂課。看到那麼多優秀、充滿活力的年輕人願意接受醫學院嚴格的訓練,成為醫療專業人員,立志服務香港,實在非常欣喜。

那麼,入讀醫科到底是怎樣的體驗?很多同事和朋友都知道我喜歡長跑,也參加過世界各地不少馬拉松比賽。事實上,入讀港大醫學院六年制的醫科課程,亦如參與一場馬拉松。如何讓學生愉快地完成課程,同時好好欣賞沿路風光,是我們身為這場醫科馬拉松教練的一大挑戰。

要完成一場馬拉松,必須先瞭解自己的能力,制定和執行循序漸進的訓練計劃。好教練不會因為跑手本身的條件優越,或試跑時跑得相當快,便跳過某些基礎訓練。這或許能讓跑手受訓期間,感到輕鬆一點,但你永遠不知道,省掉的訓練而造成的缺陷,何時會讓你跌一跤,甚至無法完成比賽。屆時才後悔自己準備不足,已經太遲了。

港大醫科這條馬拉松賽道,舉世知名,也是出了名不容易應付的,一些跑手或因此卻步,選擇其他賽道。惟回顧過去一百三十五年,能跑畢全程的學生,畢業後都表現出色,不少更在業界取得傑出成就,證明賽道仍具保留的價值,不會隨便降低標準,但可以不斷改良。

因應時代變化,要吸引跑手加入這條賽道,同時令賽道上的跑手能夠順利完成,港大醫學院近年作出了一些改變,例如提供更清晰的路線指示,加強各個補給站的服務,為跑手提供所需的補給品,並在賽道中加插新的歷程。

為豐富學習體驗,港大醫學院於2016/17學年起推出「增潤年」,讓醫科同學可以在三年級時,按自己的興趣及發展目標,自行策劃學習活動,包括參與海外學習交流、修讀增插課程、投身科研實習、參加服務或人道救援工作等。

首屆經歷「增潤年」的學生剛於兩個月前完成醫科課程,其中約三分之一取得增插學位,甚至修讀其他學科如會計、藝術、歷史及哲學等,正好體現了設立「增潤年」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涉獵其他學科知識,並透過交流和服務,接觸不同國家與地區的人,從而擴闊眼界、提升溝通技巧及同理心,為他們日後照顧來自不同背景的病人做好準備。

當學生重回醫學院,升上四年級,就會開始繁重的臨床學習。「增潤年」的經歷,正好在六年的醫科課程中提供一個空間,讓同學思考作為一個醫生的角色和定位,發掘自己的潛能和日後發展的路向。我深信同學都能夠憑藉增潤年間的經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從容應付餘下的旅程。

<刊載於《明報》專欄〈澤星寄語〉,2022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