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心房顫動致中風 範圍更大病情更重

2022年10月01日

奚小嫻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
臨床助理教授

「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正症狀之一,由於控制心跳的電流節奏不均,令患者無法維持正常的「竇性心律」(sinus rhythm)。

有些患者的心房顫動症狀明顯,包括心悸、心跳過速、運動時氣喘及腳腫等;但不少患者的心房顫動毫無病徵,只有在出現中風或心臟衰竭等併發症後,才知自己曾有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的成因很多。不論心血管相關的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瓣疾病、心肌發大;或非心血管相關疾病如甲狀腺過度活躍、肺病甚至新冠病毒感染,都有機會觸發心房顫動。當病人出現心房顫動,心電圖可準確做出診斷;但如症狀屬於「偶發性」而非「持續性」,靜態心電圖未必可捕捉到心房顫動。近年治療心房顫動的新方向,在於先向高危一族入手,利用便攜式心臟記錄儀等更輕便的科技,或進行持續心電圖記錄,作較長時間和準確的檢測。

由心房顫動引起的中風,所涉範圍更大,病情更嚴重。醫學界綜合心房顫動病人的高中風風險因素,包括心臟衰竭、高血壓、糖尿病、老年、女性和中風病史,訂立了一種名為「CHA2DS2-VASc」的計算方法,男性分數如高於2、女性高於3,可被視為高危的潛在中風個案。在這些人群篩查潛在心房顫動,可讓高危患者盡早服用抗凝藥預防中風。而且,根據最新研究,及早接受控制心律的治療,有效降低心血管原因死亡、中風或因心力衰竭或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症惡化而住院等併發症的風險。

過去醫生傾向處方藥物以改善病情,但節律藥物的選擇少、副作用高而且治療效果不太理想。現時多項微創手術已納入常規治療,如患者服藥後產生副作用或效果欠佳,可考慮「球囊冷凍術」和「射頻消融術」等手術治療,手術成功率達70-80%,比藥物治療更有效,長遠來說風險更低。另外,個別病人因出血風險及其他禁忌症不能接受薄血藥治療,亦可考慮接受左心耳封堵術以減低中風機會。

歡迎參加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於10月15日(星期六)舉辦的 《醫研薈萃:認識我們的心臟》網上健康講座以獲取更多資訊。查詢電話2255 3749,掃描QR-Code即可登入講座直播網頁

 

網上健康講座直播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2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