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腦神經科學拆解思覺失調病因

2022年07月09日

陳友凱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精神醫學系講座教授
包玉星基金教授(精神醫學)

思覺失調患者常出現妄想、幻覺、思想混亂、對自己的精神狀況缺乏理解等情況。近年精神醫學專家利用先進科技,由腦神經科學的角度入手,開始逐漸掌握部分思覺失調的成因。

青年至成年的階段,是思覺失調最常見的發病時期。這時期腦細胞會經歷「去蕪存菁」,例如神經細胞之間會透過「突觸收剪」(synaptic pruning)除去多餘的細胞突觸。此外,腦部的抑制系統(inhibitory system)亦開始發展成熟,加上「髓鞘形成」(myelination)的過程就像替神經包上絕緣層,以防止腦電波在傳輸時洩漏。這些機制如出現問題,就有機會令大腦接收到不必要和紊亂的訊息,造成思覺失調。

在中腦(mid brain)產生並傳送到大腦其他地區的多巴胺,它的活躍程度與早期的思覺失調亦大有關連。多巴胺主要調節大腦細胞,讓人察覺到周遭環境不妥並提高警覺,當多巴胺的反應過強就會出現反效果。早前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和養和醫院合作,利用正離子磁力共振(PET-MRI)為精神病病人的腦部進行掃描,證實上述推斷,更首次發現妄想症患者的多巴胺活躍程度特別高。

另外,耶魯大學的電腦模型研究發現,如大腦負責抑制訊息的細胞失常(如GABA這類抑制性神經元),無法制止多巴胺過度活躍,就會削弱腦內「對比增強」(contrast enhancement)的能力,情況好比圖像的邊緣被模糊化,影像不清,病人的記憶就會變得渙散。

這種印象的偏離,亦可見於思覺失調患者。精神醫學家發現正常大腦在詮釋不同景物時,會將資訊經腦電波發送到大腦不同地方處理;就算腦部處理資訊的位置不同,但由於腦電波頻率同步,資訊組合起來仍可處理。但思覺失調患者腦電波的振動頻率出現差異,同步處理資訊的能力較弱,容易混淆所感所知。

最後,默認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簡稱DMN)出現缺陷亦可以解釋思覺失調的病因。DMN是指大腦在靜止時仍有部分位置是活躍的,例如維持自我意識的工作,這部分由大腦的楔前葉(precuneus)負責。有研究發現思覺失調患者這部分的處理能力較弱,例如以為別人會偷偷地得悉自己的想法,而DMN的問題也常見於患者的近親,可見思覺失調的腦部變化有一定的遺傳性。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2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