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兒童癌症精準治療成主流方向

2022年07月30日

廖栢賢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
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化療、電療等治療兒童癌症的傳統方法,常有發燒、嘔吐、脫髮等副作用,不單令小朋友苦不堪言,生活質素大受影響,而電療亦會對小朋友的大腦發展造成長遠影響。幸而醫藥發展一日千里,精準治療有望成為醫治兒童癌症的主流方向。

要達到精準治療,首先要有可靠的診斷方法。由於兒童癌症的成因甚少源於成年人常見的基因突變,而且即使腫瘤形態類似,致癌的分子機理可以完全不一樣,因此過去單靠透過顯微鏡觀察腫瘤形態,未必完全反映所有診斷細節。醫學界近年開始掌握分子分析工具的應用,得出較完整和仔細的分類,同時可實現個人化的治療計劃。 

以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這種兒童腦部腫瘤為例,透過審視完整基因組,找出甲基化(methylation)的特徵,可以準確辨認出四種亞型,更容易預測病情,並提供專門及強度最適中的治療方案。由於甲基化分析容易納入傳統的病理流程,世界衞生組織在2021年出版的《WHO Classific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umours》將甲基分類列為辨認腦部腫瘤的核心方法,並希望將這技術普及全世界。

此外,兒童癌症的主要成因是控制細胞新陳代謝的機制出現問題,細胞因接收錯誤和過分活躍的生長訊息,形成腫瘤。新型標靶藥從分子的生理特徵入手,並針對「靶點」釋出的抑制劑,可以「截斷」錯誤訊息。當中成功例子包括過往極難醫治的嬰兒腦腫瘤,致癌基因NTRK通過融合其他活躍的基因,形成非常難處理的惡性膠質瘤(簡稱GBM),即使進行化療亦難見起色,直至讓病人服用含有NTRK抑制劑的口服標靶藥,腫瘤隨即大幅度縮小,病人的存活率亦因而提高。

從病人身上取得腫瘤樣本,再送到實驗室培植並安排「試藥」,是另一種新興的精準治療方法。針對病徵或病原用藥,未必完全有效,因為病人的腫瘤在治療期間可能已建立一定程度的抗藥性。而個人化治療允許科學家在病人身體以外,利用白老鼠或類器官(organoid)模擬不同藥物對腫瘤的反應,令臨床用藥時更精確、更有效。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2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