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慢阻肺病「手尾長」 戒煙助防徵狀及病情惡化

2021年03月08日

林志良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內科學系呼吸系統科臨床副教授

慢性阻塞性肺病(下稱慢阻肺病)常見於中老年人士,患者會出現氣喘、呼吸困難、常咳嗽、多痰或體能減退等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徵狀,嚴重時更可致心肺衰竭,須使用呼吸儀器,甚至接受移植手術。

本港每年約有10,000名病人因慢阻肺病發作而入住公立醫院,但是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間,市民改變了衞生習慣,又長時間佩戴口罩,有關入院人次因而大減近一半,不過入院病人的病情則相對較嚴重。臨床所見,因呼吸衰竭而要使用無創輔助通氣以助呼吸的嚴重慢阻肺病個案比率,較疫情前增加;而入院病人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年過70歲的長者。他們除了患有慢阻肺病外,還有不少其他身體毛病,因此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及所構成的醫療負擔,並沒有因為入院率下降而紓緩。

雖說慢阻肺病的後果可以很嚴重,但其實導致慢阻肺病的成因中,吸煙佔九成以上;要減輕肺功能衰退的情況,首要是戒煙。而對於部分慢阻肺病病人,使用吸入式類固醇或氣管舒張劑,可減低氣管炎發作的機會。

據衞生署去年公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本港2019年的吸煙率,首度自2002年起的16年裡,由10%回升至10.2%。如果加入加熱煙及電子煙等的使用率,整體吸煙率更是由10.8%升至11.1%。數據反映除了傳統香煙外,電子煙的影響亦不容忽視,尤其是近年已有研究顯示吸食電子煙的後遺症與傳統香煙相似,包括出現氣喘、咳嗽、容易疲倦及體能減退等徵狀。要使吸煙率下降,從而有效預防慢阻肺病,戒煙為不二法門。當然,避免吸入二手煙、保持均衡及健康的飲食習慣,以至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等亦有一定幫助。

雖然現時社會各界對於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有不同看法,但是接種的好處始終會比風險多。再者,疫苗能減低因感染新冠肺炎而導致的慢阻肺病發作及肺功能惡化情況,對慢阻肺病患者亦有裨益。

<刊載於《am730》,2021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