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多功能App助中風患者控制風險因素 舒緩照顧者壓力

2021年03月29日

劉巨基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內科學系腦神經科臨床助理教授
中風研究及預防組主任 

中風在全球是死亡率第二高的疾病,也是導致最多殘障的病症。在香港,每年約有15,000至20,000名中風患者,其中3,000多人更是因為中風而死亡。

中風病人延遲醫治會嚴重影響病情,平均每延誤一分鐘,估計會有多達190萬個神經細胞受損。港大醫學院中風研究及預防組發現,在新型冠狀病毒病疫情下,不少中風病人或會諱疾忌醫而耽誤治療,甚至錯過打通血管、提高康復機會的溶栓治療及血管介入動脈取栓術;病人也可能因為缺乏運動或延遲覆診,影響了如高血壓、膽固醇和血糖等的控制,增加中風的風險。此外,港大醫學院亦發現,在疫情之下,照顧中風病患的人士負擔加重,需要承受的心理壓力也很大。

港大中風研究及預防組和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研發了一個專為中風患者和其照顧者而設的一站式平台 ─「風起航」應用程式。此應用程式設有多個功能,包括透過藍牙或光學字符識別(OCR)科技監測血壓、中風患者或照顧者論壇、中風後的飲食、運動和照顧中風患者的建議,以及相關醫療服務機構的資訊等,冀能幫助更多中風患者妥善控制風險因素,以減低再中風的機會,同時減輕患者和其照顧者為適應中風後生活所承受的壓力。應用程式快將推出,如有興趣者,可以進入網址登記接收最新通知;或於港大中風研究組網站瀏覽更多中風的相關資訊。

除此之外,社會大眾亦可緊記「談笑用兵」的中風病徵口訣。「談」,指談話表達有困難;「笑」,指面部表情不對稱;「用」,手腳不能發力使用;「兵」,即時請救兵。如發現有上述中風病徵,便應盡快求醫,把握治療中風的黃金時間。

<刊載於《am730》,2021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