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冠心病診斷方法各有優點 了解清楚選擇最佳方案

2021年06月21日

黃明錟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放射診斷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如果持續感到胸痛、胸悶,宜盡早求醫接受檢查,因為這些都可能是冠心病症狀。要診斷是否患有冠心病,甚至了解冠狀動脈阻塞的情況,目前有多種診斷方法針對不同的病況,需要由醫生建議,並視乎患者的情況再作出選擇。

心臟科專科醫生一般會利用靜態心電圖和超聲波心臟檢查,為疑似冠狀動脈阻塞患者進行初步評估,患者只需平躺在床上進行檢查。至於運動心電圖檢查,患者則需要在跑步機上跑步進行。然而歐洲心臟病學會於2019年已發出指引表明因此項檢查準確性較低,故不再推薦使用。負荷超聲波心臟檢查則需透過運動或以藥物使心臟處於運動中的負荷狀態,然後由醫生評估心室壁活動,以確定心肌收縮有否減少,從而判斷是否有可能是冠狀動脈阻塞。

單光子斷層掃描 (SPECT) 或正電子斷層掃描 (PET)是屬於核子醫學的心肌灌注掃描檢查。患者需於靜脈注射放射性藥物,並透過運動或藥物對心臟施壓,放射性物質到達心肌後,掃描若顯示個別區域的活動減少,該部位的冠狀動脈有可能因阻塞導致流向心臟的血液減少。

磁力共振掃描(MRI)與SPECT及PET不同之處,是過程之中不涉及輻射,但原理也是在加重心臟負荷時,評估心肌減少吸收顯影劑的區域,從而判斷患者的冠狀動脈是否有阻塞;這個診斷方法的優點,是可以鑑定由非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可致患者心口痛的其他心臟疾病。冠狀動脈電腦斷層造影檢查同樣需要使用顯影劑,以觀察冠狀動脈血管變窄的程度,並十分適合用於排除冠狀動脈阻塞,及確認粥樣斑塊的積聚。然而,這個檢查方法有可能高估冠狀動脈狹窄情況。

此外,心導管及冠狀動脈造影檢查同樣可以觀察冠狀動脈收窄的程度,不過,這屬入侵性檢查,需要在手腕或腹股溝進行小穿刺,把導管引進到冠狀動脈。其好處是在檢查過程中,若發現冠狀動脈有阻塞時,可立即進行介入治療。

<刊載於《am730》,2021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