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子宮內膜癌患者 人數續攀升

2021年02月27日

朱敏儀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婦產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子宮內膜癌是香港女性發病率第四高的癌症,也是最常見的婦科癌症。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18年子宮內膜癌的新增病例超過1,100宗,相比2006年的570宗,確診數字在12年間增加了一倍。同時,女性在75歲前患上子宮內膜癌的機會率約為五十四分之一,可見這個病絕對值得每位女性重視。

子宮內膜癌最主要的風險因素是肥胖,估計全球約有七成病例與肥胖有關。如女性的體重指數 (Body Mass Index,簡稱BMI)超過30,患上子宮內膜癌的風險是正常體重的女性的三倍。大家要留意,肥胖在香港已成為嚴重的健康問題,根據衞生署的數字,2014至2015年約有16%的成年女性屬於超重(BMI介乎23與25之間),有14%更屬於癡肥(BMI為25或以上)。人體內的脂肪組織會將身體內其他荷爾蒙轉化成雌激素,而過量的雌激素是大部分子宮內膜癌發病的主因。

同時,西化的飲食習慣在香港越見盛行,不少食物既高脂又高糖,亦是令到子宮內膜癌病例不斷上升的另一原因。西式餐單的卡路里一般也較高,攝取太多熱量會增加癡肥風險,間接增加了患上子宮內膜癌的機會。研究亦顯示,當體內的胰島素持續處於高水平(與糖分攝取量過多有關),不論體重是否屬於超標,也有機會誘發子宮內膜癌。

其實女性可以透過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經常運動來控制體重,從而減低受子宮內膜癌的威脅。幸而大多數子宮內膜癌早期都會出現如陰道不正常出血等病徵,較易為人察覺。事實上,本港約有七成確診個案早在第一期便能發現。因此,當女性(尤其是已停經)發現陰道有不正常出血,即使血量少,也應該立即求診,及早接受詳細檢查,查明出血原因。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1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