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我有精神病,但是,沒關係啊!

2020年11月16日

陳喆燁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精神醫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也許從人類的發展和進化史來說,具備分辨所屬群體的能力,有利於我們「自我保護」。而區分所屬群體的方式,一般會注重於彼此的不同,最明顯的就是外表,其次還有行為或其他特徵。

我們對於精神疾病一般都缺乏認識,再加上一部分媒體的渲染,使我們把精神病患者和某些負面特徵聯繫在一起;當然還有我們「自我保護」和「區分你我」的傾向,使我們覺得患有精神病的人士就是 「他們」,然後在大家自我區分你我的情況下,精神病患者自然而然難融入主流社會。

港大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的研究指出,在香港有超過八成的人認為僱主是不會聘請精神病患者;即使應徵者條件相若,有七成以上的人不會接納精神病患者的意見,也不願意接受與精神病患者成為好朋友。這不但構成了精神病患者融入社會的障礙,更有損患者的自信,使他們越發的離群,逐漸把自己變成社會的邊緣人。這種社會環境會驅使很多人諱疾忌醫,深怕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病就會被歧視,從而錯過了最好的醫治時間,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其實精神疾病是很常見的,根據外國一項大型研究顯示,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在過去12個月都會患上某一種精神疾病;而超過四分之一的人,一生之中會患上精神疾病。因此精神疾病是可以發生在我們任何一個人身上,接納與善待精神病患者,或許同樣是在接納與善待我們的親朋好友,還有過去和未來的自己!

<刊載於《am730》,2020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