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抗疫法寶致過敏?慎選用品紓緩症狀

2020年02月29日
陸俊文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霧霾下,大家出盡抗疫招數,既戴口罩、又用酒精消毒雙手。可是由於長期使用這些用品,不少小朋友或是成人,都會出現一些過敏症狀,建議大家多加留意以下預防/紓緩的方法,或是及早治理。

口罩無疑是現時最重要的抗疫法寶之一,然而戴口罩有可能導致過敏,最常見的症狀包括嘴唇部位及鼻子紅腫、痕癢或出疹;有些本身已有濕疹、鼻敏感、氣管敏感或哮喘的病人,會有可能因為長期戴口罩而引致病情加劇,例如咳嗽頻密些或感到氣促等。如果出現了這些症狀,建議減少外出及多留在家,以減少戴口罩的時間;若有逼切需要外出,則可考慮使用低過敏原 (Hypoallergenic)的口罩。 雖然至今還沒有研究證明低過敏原口罩比一般口罩更好,但是,確實有些人改用低過敏原口罩之後,過敏病情有所改善。

病人如果過敏情況嚴重,建議求醫後對症下藥,以紓緩症狀。倘若病人的過敏情況持續,可以考慮找免疫及過敏病科專科徹底找出病源,進行測試及了解自身對哪一種成分或物質容易過敏,並盡量避免使用相關產品。

除了口罩,消毒酒精也是其中一種抗疫之選。不過,酒精容易令皮膚乾燥,建議尤其是患濕疹或容易皮膚敏感的人士,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消毒產品,外出時可考慮戴上手套,防菌、防病毒之餘,又不用頻繁地清潔雙手。至於手套材料的選擇,丁腈橡胶(Nitrile)又比乳膠(Latex)手套更佳,不過需要用完即棄,不要重複再用,也因此建議不要使用布料手套。若沒有手套,則最好使用無添加香精成分的肥皂或梘液洗手,洗手後再塗抹護手霜,以免雙手過於乾燥,易招過敏。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0年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