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化療藥物控制得宜 助延命緩副作用

2020年04月20日

蘇子謙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化學治療 (Chemotherapy簡稱化療) 是利用化學物質治療癌症的方法。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科學家發現芥子氣(mustard gas)能對人體產生致命毒性,並且發現士兵屍體中白血球含量非常低;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與芥子氣相關的氮芥(nitrogen mustard 可以殺死淋巴癌細胞,這是在無意中發現的世界第一種化療藥物。

時至今日,化療藥物超過100種。 很多人以為化療有害而無益, 但其實化療能治癒很多癌症,例如是睾丸癌當中的胚胎細胞癌,即使是細胞癌擴散了的第四期,仍然可以只是用混合性的化療根治;乳癌病人在手術後接受化療可以大大減輕乳癌復發的機會;第三期大腸癌病人在手術後接受化療可以增加存活率;不少血癌和淋巴癌症亦可以單用混合性化療得以治癒。 即使是其他已經擴散的癌症,化療很多時都能延長生命、減輕症狀。

然而,化療也是會損害身體正常的細胞的,特別是那些會不斷分裂的細胞,例如是頭髮毛囊細胞、口腔和腸胃道的上皮細胞和骨髓細胞等,因此副作用一般是掉頭髮、口腔潰瘍、 上吐下瀉和骨髓受到抑制,即平日所說的白血球不足、血小板不足和貧血。有些化療藥物亦有特異性的副作用,例如是治療腸癌用的奧沙利鉑  oxaliplatin,俗稱O仔)和乳癌專用的紫杉醇類 taxane),均會損害神經線,引致手腳麻痺;治療頭頸癌和肺癌常用的順鉑(cisplatin 則有機會損害聽覺和腎臟功能。儘管如此,現在也有不少輔助藥物去減輕這些副作用,加上腫瘤科醫生精準調較藥物分量和使用時間,因此絕大部分病人所承受的副作用,都已按個別情況盡量減到最輕。

雖然化療可說是毒藥,但是所謂以毒攻毒, 在醫生建議下使用化療治療癌症,其實是十分安全有效。

<刊載於《am730》,202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