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港大醫學院舉辦首屆「香港健康創科盃」 中學生創新醫療方案展現智能大數據潛力

2025年07月21日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港大醫學院)與香港津貼中學議會合辦的首屆「香港健康創科盃」(HK InnoHealth Cup)決賽日前圓滿舉行,12隊入圍中學生隊伍在港大醫學院展現創新醫療科技方案。由醫學院教授組成的評判團,一致高度評價參賽隊伍的表現,認為中學生不僅能掌握深奧的醫學知識和科技,還展現無限的創意,利用科技、中西醫方法,助對抗癌症、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挑戰和提供個人化健康建議,不少方案有很大潛能轉化應用。優勝隊伍將參加港大醫學院與瑪麗醫院合辦的暑期課程,並在醫學院導師的指導下,親身體驗臨床環境,進一步拓展醫療視野。

創新思維驅動未來醫療
本屆賽事以「智能大數據醫學應用」為主題,自4月啟動以來,吸引共131所中學、逾500名師生踴躍參與。經過激烈初選,12支最具創新性的隊伍成功晉身決賽。專家評判根據參賽方案的創新性、實用性及技術可行性嚴謹評審,最終九龍真光中學憑AI研發肽類藥物治療癌症的創新方案奪得冠軍;聖保祿學校開發阿茲海默症風險評估工具成為亞軍;英皇書院以AI舌象分析系統位列季軍。

活動邀得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蒞臨擔任主禮嘉賓,她表示AI的應用已成為全球趨勢。蔡博士強調,政府希望透過實踐經驗和理論學習,全力提升學生對科技的興趣及科研能力,為國家的教育和科技發展作出貢獻。

評審高度讚譽方案具創意
香港大學副校長(健康)兼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教授對參加首屆的比賽隊伍讚譽有加,並表示所有參賽作品的水準均超乎預期。他表示:「『香港健康創科盃』為年輕學子提供實踐創科理念的寶貴平台,從而探索醫療健康領域的未來可能性。未來是屬於年輕人,AI技術正快速改變醫療領域,我們很欣喜參賽同學不僅具備敏銳的洞察力,辨識現實中的醫療挑戰,並能以創新思維和科技解決現實難題,充分展現出未來醫療領袖的潛質,以及對人類健康福祉的深切關懷。」

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校長感謝所有支持比賽的學校,她指出:「今天的成果只是一個開始,期望同學們將來在醫療領域帶來真正的改變,一起為香港打造更健康、更創新的未來。」

該比賽召集人、港大醫學院院長資深顧問兼校園發展及基建總監陳應城教授補充:「比賽充分體現了中學生在醫療科技領域的創造力、批判思維與跨學科整合能力。參賽同學不僅能夠掌握AI與大數據的技術,且能靈活應用於真實的醫療場景,提出具前瞻性的解決方案。」

參賽隊伍展現實力
劉澤星教授深信,「香港健康創科盃」平台能夠激發年輕一代對醫療創新的熱情,期待未來繼續擴大比賽規模,培育更多創科人才,推動香港醫療科技發展。除了三甲作品之外,其他入圍決賽的項目同樣展示了中學生的多元思維和實用取向,項目涵蓋不同主題,包括慢性病管理、精神健康支援、語言治療、姿勢矯正、護膚問題等。  

優勝隊伍的方案簡介
冠軍 - 九龍真光中學
項目:AI研發可用於癌症治療的肽類藥物
冠軍隊伍運用AI技術開發一種肽類分子來抑制癌細胞增殖。肽(peptide)是較短小的蛋白質分子,在細胞裡能透過結合某些蛋白質分子而抑制其功能。EGFR(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是其中一個細胞生長調控的「分子開關」蛋白質,在癌症細胞裏經常過分活躍引致癌細胞不斷增殖。透過生物信息學分析及AI估算,團隊設計的肽類分子能結合EGFR。電腦估算這肽分子對EGFR的親和力比細胞原有的EGF更強,有望達致抑制癌細胞增殖的功效。此方案還需更多實驗驗證,但其AI及大數據的運用開拓了研發比現有化療藥物更有效的潛在替代方案。

亞軍 - 聖保祿學校
項目:「腦」友記
全球每三秒就多一位阿茲海默症患者,早期干預是最能夠幫助患者的方法。獲獎隊伍開發早期檢測阿茲海默症App —「腦」友記,用AI分析四個生物標記:語言能力、反應速度、眼球運動及瞳孔對光反應,對比健康數據,評估患病風險。「腦」友記鼓勵定期篩查,提早干預,減緩病情惡化。

季軍 - 英皇書院
項目:智醫四診
同學們將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的舌診智能數位化,研發AI中醫「智醫師」系統,透過電腦視覺即時分析舌象,並支援粵語、普通話及英語自然語音問診。按結構化中醫醫案數據庫及《飲膳正要》食療指引,提供個人化健康建議。結合NLP擬真對話與知識圖譜技術,實現精準辨證,突破地域限制,隨時隨地提供專業養生參考。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media@hku.hk)。

得獎隊伍(前排右起)英皇書院(季軍)、九龍真光中學(冠軍)及聖保祿學校(亞軍)。 主禮嘉賓(後排右五至七)香港大學副校長(健康)兼李嘉誠醫學院院長劉澤星教授、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博士、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校長,以及一眾比賽導師和評判。
共有12支參賽隊伍晉身「香港健康創科盃」決賽,各個項目展示中學生的無限潛力。優勝隊伍將獲安排參與港大醫學院與瑪麗醫院合辦的暑期課程,親身體驗臨床環境,進一步拓展醫療視野。
得獎隊伍和中學老師,與主辦機構代表合照,包括比賽召集人陳應城教授(後排右三)、香港津貼中學議會主席李伊瑩校長(後排左三)、以及來自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的導師代表何永基教授(後排左二)和賴秀芸教授(後排右二)合照。
得獎同學的創新醫療方案盡展智能大數據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