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與學系
研究中心、研究所與單位


香港大學和港大醫學院轄下有多間研究中心、研究所和單位,研究範圍廣泛,包括愛滋病、傳染病、基因科學、人文學、倫理學、流感、心血管疾病等。

香港大學愛滋病研究所於2007年11月成立,旨在策略性打擊全球愛滋病毒 (HIV)  的疫情,及推動香港大學成為愛滋病研究、教育及預防工作的地區領袖。愛滋病研究所的科學家致力透過基礎和應用研究,以了解愛滋病發病機制和研發有效的疫苗。研究所的職責包括:展開基礎研究,以檢視HIV發病的病毒及免疫機制;構思、設計、準備和實驗室測試HIV和其他傳染病的候選疫苗;以及監察香港及亞洲地區的HIV傳播狀況。

愛滋病研究所網站:med.hku.hk/aidsinst

鮑氏醫學及衞生教育研究所(BIMHSE)於2004年成立,旨在推動優質、專業、創新的醫學及衞生教育與交流,突顯港大醫學院對卓越教育的重視。研究所為達成上述目標,近期重組其核心項目,集中提高教學及學習評估的質素;促進教職員的專業發展、展開研究、創立獎學金,以及推廣最佳實踐的交流。這些核心項目由具備豐富專業知識和經驗的總監和成員主導,他們來自基礎科學、醫學、護理學、中醫學和藥劑學等領域,致力發展醫學教育。研究所憑藉多方面支援,加上明確的研究範疇,繼續提升本地、區域以至國際上的醫學及健康教育發展和質素。

鮑氏醫學及衞生教育研究所網站:bimhse.hku.hk

比較醫學研究中心(CCMR)前身是實驗動物中心(LAU),於1979年成立,是港大醫學院的服務部門,主要為醫學院的研究和教學,提供無特定病原體的實驗室動物,同時亦有為其他學系和部門服務。設有中央動物安置設施與手術設施。中心亦為大學所有學系及部門提供有關實驗動物科學的建議,以及獸醫服務。

比較醫學研究中心網站:ccmr.hku.hk

醫學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CMEL)由香港大學法律學院和醫學院於2012年共同創辦,主要願景是在醫學倫理及法律的研究領域上,成為達到國際水平的卓越成就樞紐;為大學生和專業人士統籌和提供教學與培訓;推廣及傳播專業知識,讓公眾受惠。由於醫學程序和研究涉及的倫理日益受到公眾關注和法律審查,中心亦擔起作為討論公眾利益和大眾關注議題的主要平台的角色。

醫學倫理與法律研究中心網站:cmel.hku.hk

泛組學科研中心(CPOS)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成立,以策略性支援組學的研究:

  • 加強為研究人員提供和開發最先進的核心技術平台和技術支援;
  • 加強研究和培訓內容,以回應多組學大數據湧現(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表觀基因組學、代謝組學、蛋白質組學、微生物組學等);以及
  • 透過採取全貌方針的策略研究計劃,全面了解健康和疾病的機制,並促進預防、診斷和治療措施的發展。

了解泛組學科研中心:

中心網頁

行政架構
生物樣本庫設施
基因組學設施
蛋白質組學及代謝物組學設施
生物訊息設施
成像及流式細胞術設施
生物研究支援設施
生物試劑及耗材採購設施
李嘉誠低溫電子顯微設施實驗室
香港大學細胞治療實驗室

人文醫學中心(CHM)由香港大學文學院和醫學院於2009年共同成立,是亞洲首個同類型的機構,亦是世界少數機構就以下三個互通主題,推動跨學科研究及教學 ,包括:生物醫學科技應用於社會帶來的挑戰;疾病、健康、文化和社會的關係;以及醫學理解和實踐之人性化。

人文醫學中心網站:www.chm.hku.hk

臨床試驗中心(HKU-CTC)是提供一站式臨床研究方案的頂尖學術研究機構。為提升全球醫療水平,中心致力以倫理考量、科學知識、質量保證和教育,提升新藥物、生物製劑、疫苗、傳統中藥、醫療設備和診斷工具等臨床研究及測試的質素與成效,。中心的主要工作包括學術研究諮詢、培訓和教育、指引制定、可行度評估和研究場所鑒定。中心也在申辦者發起的臨床研究中參與監管事項、財務及合約管理、項目管理及監察、數據管理、醫學統計,以及中央實驗室支援。

臨床試驗中心網站:www.hkuctc.com

在「杜鵑(1972) 基金」慷慨捐助下,香港大學基層醫療健康教研中心(本中心)於2023年2月成立。本中心由陳肇始教授擔任總監,致力開展以實證為本的研究和推廣基層醫療健康知識,以及培育新一代基層醫療健康的專業人才,為實現全民健康覆蓋和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社會作出貢獻。 

本中心以推進基層醫療健康在本地、區域和國際上的持續發展為使命,應對因人口老化和慢性疾病日益普遍所帶來的健康挑戰,協助政府在基層醫療健康發展邁向新里程,以及改善市民的整體健康和生活質素。 

透過創新研究、專業培訓、實證為本的健康指導、政策討論及知識交流的平台,本中心旨在:
(1) 提升護士和其他醫護專才在基層醫療健康方面的知識和實踐能力;
(2) 推動創新研究和具實證基礎護理模式的社區慢性病預防(第一、第二及第三層)和管理,以提高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有效性;
(3) 透過有效的培訓模式,加強醫護專才提供有效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的能力;以及
(4) 在本地、區域和國際上促進相關政策的對話和倡議。

心臟血管研究所(ICSM)在心臟血管研究、教學和培訓上力求卓越,以改善香港心臟血管疾病的預防和病患管理。研究所於1996年6月由一群心臟血管研究人員成立,致力於心臟血管科學及醫學上,取得卓越的學術或研究成果,以減低心臟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發病率,並得到國際認可。

心臟血管研究所網站:www.icsm-hk.org

賽馬會臨床創新及研發中心(CCID)與癌症綜合關護中心預計於2024年落成,集科研、教學與臨床治療於一身。研發中心將配備先進的儀器,重點研究遺傳及基因對癌症形成的影響,配合臨床研究和試驗,務求發展出精準的診斷和藥物治療,提升癌病治療及制訂防預新方案。

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ICC)與臨床創新及研發中心為鄰,集中研究及服務癌症患者及其家人與照顧者的心理需要,發展實證為本、身心兼容的癌症治療,藉以應付全港對綜合和優質臨床照顧的大量需求,確保為癌病患者提供從預防、診斷、治療到康復的全人服務。

賽馬會癌症綜合關護中心網站:jcicc.med.hku.hk

心、腦、內分泌及抗衰老研究中心(HBHA)的目標是透過生物醫學研究,延長人類健康,改善老化人口的生活質素。研究中心提供具啟發性和群策群力的環境,以全面和跨學科方式研究與老化相關的題目。透過協同互動和實驗室之間的合作,研究中心研發嶄新治療和診斷工具,促進健康老齡化。為提高本港健康老齡化研究的質素,研究中心在實驗室為本的研究以及臨床醫學方面,均提供培訓機會和研究院課程。

研究人員運用現代實驗室工具和臨床研究,深入研究心血管、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老化疾病。四大主要研究主題如下:

  • 退化和再生;
  • 糖尿病和新陳代謝綜合症;
  • 血管生物學;以及
  • 細胞治療與組織工程。

心、腦、內分泌及抗衰老研究中心網站:med.hku.hk/hb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