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韌帶受創的治療方法

18 Jun 2012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探索人體系列之二十三

杜啟峻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馮國強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

為了保護關節減少脫骹機會,關節附近有很多軟組織,例如韌帶、骹囊、皮下軟組織等。但即使保護如何周密,創傷或過度勞損,還是有機會令這些組織受傷。傷勢輕微的話可採用RICE方法暫時減輕傷者的痛楚。即是Rest,休息、Ice,用冰袋敷在患處、Compression,用繃帶包紮傷口及Elevation,將患肢抬高。以上做法都是要減少患處的血流量和水腫。

手腳扭傷,最典型的徵狀是「紅、腫、痛、熱」。其中手腕扭傷十分常見,當雙手突然發力,有機會扭傷甚至令手腕內側的三角韌帶撕裂,但此症於緊急情況下卻容易被忽略。經醫生詳細診斷後,如果傷勢輕微,醫生會採取保守治療,為病人度身訂造托架固定患處,密切觀察病情,讓其自動癒合。如情況嚴重,例如韌帶撕裂,就要進行磁力共振掃瞄,找出撕裂的準確位置並進行手術。在關節鏡的輔助下,將受損的韌帶邊緣刨滑,然後用針線在關節內把破損的韌帶縫合。手術成效不俗,手術前的痛楚指數通常為五至七分(十分為最痛),術後下降至一至二分,七至八成病人有明顯好轉,能重新投入工作。

(刊載於《am730》,2012 年6 月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