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川崎病:早發性心臟病原凶?

13 Jan 2014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系列之十八

張耀輝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

上周講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於1967年才由日本川崎富作醫生首次發表,以往社會對此病的認識不深,故有部分個案直至成年後心臟病發才被發現。現時醫學界追溯早發性心臟病個案的病歷,發現有一部分個案年少時都曾出現川崎病的病徵。

川崎病可以累及身體多個系統,除上周所說持續發燒等典型病徵外,患者可能會有無菌性腦膜炎、心包積水、肚瀉、嘔吐、肝功能異常及尿道炎等症狀。這些症狀一般在急性期過後便會消失。

但是若然未能接受適當治療,約有20%至25%的患者出現冠狀動脈擴張或形成冠狀動脈瘤。當中有一半的個案在隨訪時冠狀動脈瘤會消退,但部分嚴重的病例冠狀動脈瘤可以超過8毫米,容易形成血栓及冠狀動脈破裂,導致心肌梗塞及猝死。

一般急性期治療會採用高劑量的口服阿斯匹靈及靜脈注射免疫蛋白球。若於10天內應用,可將冠狀動脈病變機會率降低至5%以內。冠狀動脈正常的患者,毋須接受長期藥物治療及設定體力活動的限制。然而有持續冠狀動脈擴張或形成冠狀動脈瘤的個案,除要長期服用阿斯匹靈外,亦要定期檢查冠狀動脈,確保心臟運作正常。

(刊載於《am 730》, 2014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