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胃潰瘍藥物淺談

30 Jul 2012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藥理及藥劑系列之五

梁栢行博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以往病人常用碳酸鈣或碳酸氫鈉等鹼性物質以中和胃酸,紓緩胃潰瘍不適。但這些藥物效用短暫,長期服用更會加重腎臟負擔。約30年前,科學家發現人體內的組織胺除了刺激鼻水分泌外,也能透過胃壁細胞上的H2受體刺激胃酸分泌。之後科學家根據組織胺的化學結構發明一種可抑制H2受體的藥物,從而減少胃酸分泌,有效治療胃潰瘍,研究人員更因此奪得諾貝爾獎。可是這種H2受體抑制劑對於治療嚴重胃潰瘍的功效略嫌不足,原因是人體內除了組織胺外,還有其他因子能刺激胃酸分泌。科學家其後發現最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的方法是抑制胃壁上一種稱為質子泵的蛋白質,因為它負責將胃酸由胃壁細胞泵到胃腔內。質子泵抑制劑現已成為最常用的胃潰瘍藥物。此外,亦有些藥物能在胃部形成一層保護膜,其治療胃潰瘍的功效亦算不俗。

治療胃潰瘍不能不提幽門螺旋菌,因為它令胃潰瘍經常復發。若胃潰瘍病人的胃部發現有幽門螺旋菌感染,需要使用兩種抗生素才能消滅此病菌。

(刊載於《am730》,2012 年 7 月 3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