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心病還需心藥醫?

30 Dec 2013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系列之十五

張耀輝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

常言道:「心病還需心藥醫」,先天性心臟病這種最常見的新生兒先天性結構異常卻有很多種治療方法,服藥、介入性導管手術,或有許多是輕微的病變,根本毋須接受治療。

先天性心臟病的病發率約為0.6%至1%,除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及母親懷胎時的健康狀況亦有機會令胎兒致病,例如懷孕時受德國麻疹感染、服用精神類藥物、酗酒或糖尿病控制不佳等。

一般來說,在懷孕18至20周時利用高清超聲波進行檢查便可檢出,若檢出心臟有異,應進一步檢查其他系統及染色體有沒有異常。

此病可分為非紫紺型及紫紺型兩大類。非紫紺型者血氧含量正常,紫紺型的患者則因血氧含量偏低,嬰兒在吃奶或者哭鬧時嘴唇或舌頭會變為紫藍色。另外,嬰兒期患者的表現會容易氣促、多汗、有餵養困難及生長發育遲緩等問題,兒童階段主要表現為運動時容易氣促及乏力。

如上文所言,此病可通過藥物及手術治療。隨着微創導管介入治療技術日趨成熟,很多個案均適用此法,除不留傷疤外,住院時間亦可大大減低。現時嚴重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有85%都可存活至成年,希望將來科技發展能令我們拯救更多小生命。

(刊載於《am 730》, 2013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