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

02 Feb 2015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系列之十二

石軍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中醫藥學院講師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全身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見於青、壯年,初期病徵為早上手指關節疼痛、僵硬,對稱發病,呈梭狀腫大;其次為趾、腕、膝、肘、踝、肩和髖關節等;後期關節僵硬而畸形,關節受累較多的患者更是終日不離床褥,極度痛苦。

中醫稱此症為「痺症」,漢代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桂枝芍藥湯、烏頭湯至今仍被沿用治療此症。中醫將其分為不同類型,如風寒濕型、風濕熱型、氣血兩虛型、脾腎陽虛型、肝腎陰虛型、痰瘀交阻型。針對不同類型,可分別採用祛風除濕,散寒通絡;清熱祛風,除濕通絡;益氣補血,散寒除濕通絡;溫陽益氣,疏經通絡;滋養肝腎,和血通絡;活血化瘀,祛痰通絡等治療方法。利用針灸等治療方法可緩解症狀,但要阻止關節受破壞往往要服用中藥治療。雷公藤是迄今為止公認治療此症的較為理想的中藥,但對肝、性腺和造血系統的毒性大,用量難把握,故在香港禁止使用。川烏、附子、細辛等雖有一定毒性,卻能深達於骨,驅寒外出,故有經驗的醫生在兼顧治療效果與安全性後斟酌用藥,便可有效治療此症。

<刊載於《am730》,2015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