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中醫的「祛邪」治法

29 Dec 2014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系列之七

李磊博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

「祛邪」即祛除邪氣,是中醫治病的基本思路。

中醫認為,疾病的產生多與邪氣有關。不論是風、寒、暑、濕、燥、火六淫或者癘氣、飲食水穀之邪,還是人體自身產生的病理產物如痰飲、水濕、瘀血、蟲積等,都是邪氣,都是導致發病的重要因素。而這些邪氣並非人體本身應有的,故此治病的關鍵就在於把這些邪氣從體內儘快清除。

現代西醫亦有類似的治療思路,由於很多疾病都是由細菌、病毒等引起,除去病因自然成為當務之急。對於引起疾病的致病菌,西醫採用的是積極的對抗治療,即殺滅病菌,抗菌素、磺胺類等藥物的廣泛應用都清楚地表明這一點。然而,中醫採用的卻是引導邪氣外出的治法。按照中醫理論,正氣、邪氣勢不兩立,一勝則一負。邪氣滯留體內,則正氣必然有所不足,即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此時若攻伐邪氣,只會引發邪氣的激烈反抗,加重對人體的傷害;與其與邪氣作困獸之鬥,損耗正氣,不如令其另謀出路,故應採用各種方法引邪外出,而因勢利導則是最恰當的祛邪方式。中醫的祛邪治法所反映的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寬容敦厚、追求和諧的人文精神。

<刊載於《am730》,201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