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中藥炮製中的化學變化

07 Dec 2013

醫健寶庫系列

張艷波博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醫藥學院副教授

中藥炮製是中國的一項傳統製藥技術,也是中藥飲片加工過程中的一個環節。中藥材經過加工炮製以後某些藥物會產生化學變化。隨著這些化學變化,藥物的性味、歸經、功效也可發生改變。在中藥飲片加工過程中,通過採用不同的炮製方法對藥物進行適當炮製,使藥物內在成分和性質發生改變,對藥物固有的性能進行取捨,使其更符合治療需要。 炮製過程中可產生新的有效成分,例如,當何首烏蒸煮後,其致瀉作用的結合性蒽醌衍生物,水解成無致瀉作用的遊離蒽醌衍生物,突出卵磷脂糖類的作用,增強滋補作用。至於白礬經泡制後,含水硫酸鋁鉀的複鹽失去結晶水,這樣便可從細胞中吸收水分,減少腺體分泌、炎症滲出物,又可與血清蛋白結合成難溶於水的蛋白化合物而沉澱,凝固蛋白,具有吸水、乾燥性能,可增強收斂生肌的功效。另外,炮製也可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例如,醋能與藥物中所含的遊離生物鹼生成鹽,增加溶解度而提高療效。延胡索中含有多種生物鹼,尤以延胡索乙素作用最強,但因生物鹼成遊離狀態難溶於水, 經醋炙後,延胡索中的生物鹼與醋酸結合成易溶于水的醋酸鹽, 煎煮時易於溶出。通過這些化學變化,中藥材便能發揮不同的藥效。

(刊載於《東方日報》, 2013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