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3 種針劑治骨質疏鬆 準時用藥 遠離骨折

22 Jun 2019

港大醫學院藥理及藥劑學系10周年系列之一

張正龍博士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藥理及藥劑學系助理教授

骨質疏鬆是更年期後婦女常見的疾病,但是男士也有機會患此病症。骨質疏鬆的臨床表現是脆骨性骨折,按照亞洲骨質疏鬆學會聯盟最新的預測,到了2050年全港每年將有超過兩萬個股骨骨折病例,相關的直接醫療開支將超過18億港元。因此,我們要準備好面對這場骨折海嘯。

骨折是可以預防的,雖然足夠的鈣質及維他命D攝取量對骨骼健康非常重要,但是如果骨質密度過低,要有效預防骨折,除了補充鈣質和維他命D,還需要使用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

市面上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有很多。第一線藥物為口服的雙磷酸鹽,但文獻記載這種藥物的藥用依從性很差,甚至有超過一半人會在一年內自行停藥,還好市面上有多類針劑類藥物可供選擇。

現在市場上有3種治療骨質疏鬆的針劑類藥物:
一、副甲狀腺素(teriparatide):這類藥物主要治療嚴重骨質疏鬆症患者,用者需要每天自行進行皮下注射。
二、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s):這類靜脈注射型的雙磷酸鹽需要每年注射一次,而注射地點一般都需要在醫院內。除了對預防骨折有明顯療效之外,臨床研究指出它能同時減低死亡風險。
三、RANKL單株抗體 (denosumab):這類藥物需要每半年一針,可在一般診所或醫院內注射。

其實只要依照醫生或藥劑師的指示按時用藥,便可大大減少這場骨折海嘯對我們的影響。

<刊載於《東方日報》,2019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