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Medv28.1-E

幹細胞專家學者的新方向 築建宏大夢想 2017年,劉澎濤教授與團隊的 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他們在植入前的 囊胚分化成不同的細胞類型之前,成 功提取極早期的人體幹細胞建立穩定 的細胞系。他將其稱為擴展潛能幹細 胞(EPSC),這一發現和技術體系開 拓了多個全新領域的研究。近來,劉 教授團隊在前期研究基礎上再接再 厲,並取得引人矚目的新進展。 現任「幹細胞轉化研究中心」總監 的劉教授及其團隊,去年獲美國國家 醫學院頒發健康長壽催化創新獎(香 港),資助他和團隊運用EPSC技術建 立人體滋養層細胞平臺,以研究正常 的衰老過程,這也是世界上首次通過 提取「正常」人體細胞來進行的體外相 關研究。滋養層細胞主要存在於胎盤 組織,有滋養胎兒及保護其免受母體 免疫系統侵擾的功能。 劉教授說:「功能性滋養層細胞主 要由胎盤的幹细胞 / 前體細胞產生, 它們在母體妊娠的過程中會逐漸老化, 目前與之相關的研究不多,但這種老 化過程獨特地展現了正常人類細胞加 速老化的情形,值得深究。」 劉教授對於全能幹細胞的研究成 就不限於此,有見於新冠疫情初期, 不少人擔心嬰兒有機會經母體受到感 染,劉教授及其團隊的研究揭示滋養 層細胞⸺尤其是高表達新冠病毒受 體ACE2 蛋白的早期合胞體滋養層細胞 (eSTBs)確實能被新冠病毒或其它冠 狀病毒感染 。 幸而,ACE2的高水平表達主要 限於胚胎成長的初期階段⸺即胚胎 著床前、滋養層幹細胞 / 前體細胞開 始分化為成熟的STBs的早期階段。 劉教授解釋:「一般來説,由母 體垂直將病毒傳染給胎兒的情況並不 會發生,所以嬰兒是安全的」。劉教授 續說:「但我們此刻仍未能得知早期胚 胎曾否受到感染,而它們又能否正常 地成長。由於未著床的植入前胚胎只 有約一百多個細胞,因此倘若此時胚 胎消失,患者也不也會察覺。我們正 運用3D類器官模型進行深入研究。」 在懷孕患者身上進行研究不僅艱 難,也不合乎科研倫理,因此EPSC 技術的運用,不僅為科學家提供研究 人體子宮的「一扇窗」,更可為藥物測 試提供一個新的平臺⸺由於早期 STBs對抗病毒藥物的敏感度比起藥 廠慣常使用的抗病毒藥物高出至少 一千倍,因此有助識別一些容易被敏 感度較低藥物所忽略的分子,而科學 家就可根據這些分子靶點,改良藥物 的成分,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EPSC 技術除了有助科學家系統 性地了解衰老的過程,亦可用於篩選 和研發未來的抗衰老藥物。劉教授指, 儘管團隊的研究數據和結果尚未發表, 他們對滋養層細胞的研究發現已申請 專利;同時,團隊正與業界商討合作, 以及和海外學者共同進行研究。 劉教授表示:「衰老問題影響著我 們每一個人,雖然我與團隊剛開始踏 足這個研究領域,但基於我們對幹細 胞、基因與發育生物學的專業知識, 以及與不同學科夥伴的臨床合作經驗, 港大醫學院引領全球的新冠病毒 研究,令世界聚焦此地,但如上文所 述,學院的研究領域與成就甚廣,不 僅在新發傳染性疾病範疇佔領導地 位,對於在老齡化社會中常見的非傳 染病,例如肝炎引發的健康問題、癌 症,以及心血管代謝疾病等都有所涉 獵,成績斐然。同時,學院也積極發 展幹細胞治療硏究對於加深瞭解與醫 治不同疾病的潛力。 要在成功的軌跡上全速前進、躋 峰造極,學院成員更須努力耕耘。梁 教授指出港大醫學院除了致力發展現 相信團隊將帶來更多令人振奮的新發 現,讓大家都可以實現活得更健康、 更長壽的夢想。」 團隊正繼續進行老鼠與豬隻 EPSCs的研究,最近更獲國家科學技 術部資助,運用豬隻EPSCs於農業及 生物醫學的研究。其中一項重點,就 是發展異種移植技術,即構建人源化 豬隻模型,在豬隻體内培植免受人體 免疫系统攻擊的内臟器官,再移植到 大動物及人體。 劉教授總結:「科技發展一日千 里,我們擁有在世界上領先的豬隻幹 細胞體系,其發育潛能及穩定性非常 高,加上高效、精確的基因組編輯技 術,讓我們的團隊在這個領域繼續保 持高度的競爭力。」 有優勢,亦需加強現今社會更趨重要 的研究範疇,包括腦神經科學、大數 據與個人化醫療,以及促進不同學科 及機構之間的合作。 幸而,港大醫學院擁有成就夢想 的資源。學院現已準備就緒,透過引 入更多人才及研究設施,以及增加申 請研究經費的渠道,將學院未來發展 推至更高水平。 梁教授補充:「學院的目標是在 研究領域上再創高峰,為改善本港、 以至周邊地區,甚至全球人類的健 康,帶來更大的裨益。」 ↑「幹細胞轉化研究 中心」總監劉澎濤教授 期望團隊將帶來更多 令人振奮的新發現, 讓大家都可以實現活 得更健康、更長壽的 夢想。 23 HKUMed News Summer 2023

RkJQdWJsaXNoZXIy Mzg4ND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