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Medv28.1-E

FEATURE 潘教授補充說:「我們一直與世 界各地不同的人合作、發現新的病毒, 加上過去二十年來累積的相關知識, 有助我們對新冠病毒的研究作出貢 獻。公共衞生牽涉全球,沒有人能閉 門造車,大家都需要和合作夥伴以及 持份者溝通。」巴斯德獎項國際評審團 特別嘉許潘教授在這方面的成就和貢 獻,認為潘教授「體現了路易・巴斯 德的『科學無國界』精神」。 同樣來自公共衞生學院的梁詩敏 博士,畢業於港大醫學院,去年獲《自 然醫學》評選為「最值得關注的11位新 晉研究員」之一。她認同團隊合作的重 要,並運用其數學模型與數據分析的 專長,幫助港大醫學院建立新冠病毒 傳播實時現況與未來趨勢分析的系統。 梁博士指出:「我們需要運用大量 數據做分析,包括八達通的每日使用 數據來研究出行指數、政府環保署提 供的污水監測資料來得知該區的病毒 載量、衞生防護中心的病例報告、醫 管局提供收治重症患者的數目、安老 院舍的疫情爆發報告,以及社會福利 署提供的隔離設施患者人數等。」她續 說:「彼此的合作能讓研究結果得以快 速地轉化,成為社會大眾都能應用及 受惠的知識和指引。」 綜上所述,持續的團隊合作、敏 捷的應對,保持開放的態度和好奇心, 都是應對未來疫症大流行的關鍵。社 會亦應該對新冠疫情有深刻的反省和 回顧。潘教授補充:「我們需要考慮如 何改善現有的基建設施、網絡平臺與 指引,國際間亦應尋求彼此互通的防 疫政策。現在是提倡建議的最佳時機, 因為大眾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後果依然 記憶猶新。幾年後,當有其他更重要 的事需要處理,與疫情相關的議題便 會被遺忘。」 袁教授認為未來有關新病毒的偵 測、診斷、治療,及疫苗研發還有許 多工作要完成,社會亦有需要研發可 重用口罩,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因環 境與人類,以及其他生物的健康息息 相關。袁教授指出:「我們亦會加强與 內地及世界各地科學家的合作,以創 新技術去發現新發病毒的病原體。由 於病毒可以迅速改變自身的基因以逃 避我們的免疫防禦,從而在人類或動 物中感染和傳播,它們是狡猾的敵人, 不斷尋找宿主的弱點加以攻擊。」 陳醫生則希望與業界加强合作, 特別是和大灣區的合作夥伴共同努 力,讓最新的醫學發明可惠及病人: 「當重大的發明無法發揮功效,確實是 一大打擊。我們最大的願景是能夠將 實驗室的發明,真正應用到病人身上, 讓他們獲得更佳的治療和護理。」 ↑國際評審團授予公共 衞生學院公共衞生實驗 室科學分部主任潘烈文 教授LP200獎項, 嘉許潘教授在對抗傳染 病方面的成就與貢獻, 「體現了路易・巴斯德的 『科學無國界』精神」。 ←梁詩敏博士獲 《自然醫學》評選為 「最值得關注的11位 新晉研究員」之一。 20

RkJQdWJsaXNoZXIy Mzg4ND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