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Medv28.1-E

新冠疫情於2020年初肆虐全球, 令整個世界措手不及,但對於港大醫 學院的新發傳染性疾病專家來説,這 早已成為他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逾25年來,港大醫學院的專家團 隊就新發傳染性疾病不斷鑽研及提出 各項應對措施。除了近期備受關注的 新冠病毒研究以外,在對抗2003年首 次出現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病毒 (SARS-CoV)、H5N1及 H7N9 禽流 感病毒、H1N1豬流感病毒,以及中 東呼吸綜合症病毒(MERS-CoV)等領 域研究成果出眾、影響深遠,並廣獲 認同。 最近由臨床醫學學院微生物學系 袁國勇教授及陳福和醫生領導、記錄 首個新冠病毒人傳人病例的研究,榮 獲《刺針》評選為創刊兩百年歷史中 最重要的論文之一【僅34篇文章獲 選,當中包括以外科手術的消毒原 則、青黴素(盤尼西林)及幽門螺旋 桿菌的發現為題的論文】。 此外,本年初國際評審將為紀 念路易・巴斯德誕辰兩百周年而設 的LP200獎項,頒予公共衞生學院 潘烈文教授。 這些卓越的研究成果建基於學院 的優秀傳統,而這傳統則可追溯至港 大醫學院前身、香港華人西醫書院首 任院長白文信爵士,他不僅有「熱帶 醫學之父」的稱譽,亦是資深的內外 全科醫生及微生物學家。今天,袁國 勇教授也展現了這種身兼多項專業的 學者特質,在其職業生涯中,袁教授 和他的團隊已發現了超過80種新病 毒,包括2003年人類SARS冠狀病毒 1型及其祖先病毒⸺蝙蝠SARS冠狀 病毒、人類冠狀病毒HKU1、與過去 10年感染駱駝和人類的冠狀病毒 MERS-CoV密切相關的蝙蝠冠狀病毒 HKU4和HKU5,以及與近期在海地 兒童中傳播的豬冠狀病毒密切相關的 豬冠狀病毒HKU15。 袁教授指出:「港大醫學院的優 秀傳統是我們成功的基石。港大的微 生物學系設於醫學院,而非如其他大 學般設於理學院。因此我們學系中有 一半的學者為臨床科學家,另一半則 為基礎科學家。我們在會診期間收集 病人有關樣本,每當我們在臨床實驗 室發現新的病毒,就可即時與學系的 基礎科學家分享、進行病毒複製、基 因排序及深入分析,加深我們對各類 新病毒的了解。」 袁教授向學系的教職員和學生強 調迅速應變的重要,並積極培養他們 這方面的技能,這些學生包括當年 SARS首次爆發時,仍受教於袁教授 的陳福和醫生。 陳醫生説:「袁教授經常強調時 機決定一切,當新冠病毒剛出現時, 一定也有其他醫院接收過感染不明病 毒的患者,但這些醫院可能沒有研發 診斷測試的能力及基因排序的技術。 相反我們在幾天之內,就能確定病毒 可經人傳人,而袁教授亦第一時間將 此資訊向政府高層匯報。」 由此可見,充足的準備和卓越的 專家團隊是成功的關鍵。袁教授補充: 「1990年代當H5N1禽流感襲港時, 我們就開始作準備。基於早年取得的 成果,團隊因而獲得更多研究經費, 為日後的SARS研究作預備。後來, 社會各界提供的資助陸續而至,讓我 們在新冠疫情爆發時,有更佳的裝備 去應對。」 而對潘烈文教授來説,團隊合作 亦是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特別是和 內地,以及國際機構,如世界衞生組 織等的合作。逾二十年來,潘教授一 直埋首新發傳染性疾病的研究,探索 動物身上冠狀病毒的演變及傳染人類 的途徑。在新冠病毒的研究方面,潘 教授和團隊協助制定病毒檢測的方案, 顯示寵物倉鼠及人類可以交叉感染, 及證明新冠疫苗雖無法預防感染,但 卻能有效減低重症。 全球疫症大流行的監察者 ↑由臨床醫學學院微 生物學系傳染病學講座 教授袁國勇教授(右) 及同系的臨床副教授 陳福和醫生領導的 研究,榮獲《刺針》評選 為創刊兩百年歷史中最 重要的論文之一。 19 HKUMed News Summer 2023

RkJQdWJsaXNoZXIy Mzg4ND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