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Med News (Vol 27 | Issue 1)

過教育推廣,以建立對相關設施的正 確認識非常重要。 「坊間有一項誤解,認為順性別 人士不應使用性別中立設施,因此我 們必須讓同事及同學明白,這些設施 其實是開放給所有人使用的。唯一明 顯的分別,只是在於這些設施的私隱 度更高而已。」 學生心理健康支援 醫學院學生心理健康部致力提供 最優質的臨床服務,因此在性別議題 上也會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支援。 施醫生指出:「有性別焦慮症的學 生現時缺乏明確的身心健康支援,這 是我們需要糾正的。」 港大醫學院學生心理健康部臨床 心理學家王心言博士同意施醫生所言。 「我們經常會收到同學查詢,他 們的性別認同和性傾向如何影響他們 與朋輩及病人溝通。」 「有些同學甚至會流露抑鬱或焦 慮等心理問題。」 施醫生建議組織朋輩與類似朋輩 的支援小組,從而加强性小眾社群的 氣氛,並促進跨性別及其他性小眾人 士的互助。 培育優秀護理者 醫學院學生事務組建議的相關措 施,不僅讓校園內的跨性別人士得到 更廣泛的接納,也希望為醫科生提供 有關如何服務性小眾的指引。 施醫生表示:「醫科生總有一天成 為醫護人員,面對各式各樣的病人, 包括性小眾。讓他們擁有恰當的態度 和合適的工具,培育他們成為更優秀 的護理人員,為公眾人士服務,我們 實在責無旁貸。」 為此,倫理及人文學部(MEHU) 提供多元化的課程,除增加學生對性 小眾社群的認識外,也培養他們的同 理心。 MEHU總監陳芸博士表示:「我們 的使命是培育醫科生,讓他們擁有關 懷的心,並能夠理解人類的不同狀況, 從而令他們更懂得照顧自己和病人。 「課程其中一個與性別包容直接 相關的主題是醫生與病人的身分,我 們也為一年級到六年級學生舉辦一系 列學習活動,如課堂、講座、工作坊、 體驗式學習等。」 MEHU也嘗試邀請跨性別團體及 人士到校園和學生直接對話和交流, 從而提升學生的性別包容意識。 醫療人類學家Alex Gearin博士表 示:「我們正在籌備於這個暑假舉辦一 個性別研究工作坊,內容包括跨性別 在醫護服務上的挑戰。 「過去我們亦曾為二年級醫科生 舉辦過一個關於社會公義的工作坊, 其間深入討論了臨床決定上可能出現 的偏見以及性別歧視等議題。」 MEHU名譽助理教授Nicolette Ray博士指出,他們也有和港大性別 研究講師、 本地性小眾運動先驅 Brenda Alegre,以及香港同志醫學 會聯絡,支持「途徑」教學單元,讓學 生能自行設計學習活動。她承認這是 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MEHU與 更多不同團體和人士合作,假以時日, 就會有更多同學參與。 Ray博士指出:「如果學生本身已 是性小眾社群的一分子,為了保障自 己的私隱,他們未必願意在課程中接 觸相關人士或團體。相反,如果學生 是異性戀者,即使他們有興趣探討性 小眾人士的醫療需要,也可能因擔心 會被誤以為是質疑自己的性別身分而 有所顧忌。」 醫學院學生心理健康團隊註冊社 工朱晃儀也同意應該審慎從事:「我們 應該一步一步慢慢實踐,先就個人身 分、無障礙設施等舉辦一些推廣包容 多元的活動,而不是強行推動一些有 關性小眾的專門活動。身分認同是非 常廣泛的概念,不只是性別,也關乎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因此很多議題也 可以涵蓋在內。」 王博士補充:「和性別身分或性傾 向一樣,文化和種族也是構成身分的 重要因素,因為這些因素都關乎人與 人之間的不同,以及我們如何認識及 應對這些差異。既然每一個人都是與 別不同的,我們就應該集中力量,積 極鼓勵大家加深了解和體諒。」 陳博士也說,MEHU將陸續邀請 不同團體和人士提供多元及深入的意 見,讓同學加深性別包容的概念。 「曾令弦醫生是一位跨性別男同 志,他很積極和我們聯絡,並參加我 們的活動,分享他的人生旅程。我覺 得由一位醫生親口傳達的訊息和智 慧,對醫科生而言更有力量。像曾醫 生等嘉賓的意見,更能引起對自己性 別身分有疑惑的學生的共鳴,讓他們 知道自己並不孤單。類似的教學機會 能讓學生了解及面對自己內心的一些 掙扎,所以非常難能可貴。」 「當然,我們也要尊重同學的個 人限制及自在程度,我們不會強迫還 未準備好的同學透露任何事情。不過 我認為MEHU的課程至少可為學生提 供一個機會,讓大家接觸願意分享相 關經驗及見解的人,他們會知道迷惘 時可以到哪裡找誰,從而進一步了解 自己。」 陳博士也指出,港大醫學院關於 性別包容的倡議亦可延伸至MBBS本 科課程内容,例如鼓勵學生在問題導 向學習課程(PBL)的導修課堂上,探 討性別認同等議題。 從通訊內容到基建設施及課程革 新,施醫生重申一切需要循序漸進及 耐性。 「我們明白醫學專業向來強調守 護傳統,也充分意識到社會就此議題 的主流聲音仍是較為保守。我們必定 會以謹慎及穩重的態度,持之以恆地 在學院內推動此新措施。」 最後,施醫生表示:「港大醫學 院將性別包容措施視為持續不斷的工 作,也無意急進而輕率地改變社會行 為規範及道德。」 1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將「性小眾」定義為「其生物性別、性欲、性別身分及/或性別表達有異於主流規範的人士。『性小眾』的概念相當多元,而且涉及多重身分和 行為,包括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人士(合稱LGBT)、間性人(指其身體因染色體、性腺、性荷爾蒙及/或生殖器變異而沒有一般男性或女 性性別特徵的人士)、拒絕自視為跨性別而無法定義其性別的人士,以及維持同性關係而拒絕自視為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或雙性戀者,並可能希望以其他字眼(如 多邊戀、酷兒(queer)或雙靈)描述其自我身分,甚至拒絕任何標籤的人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性小眾與可持續發展目標》(2018),頁10。 2 https://www.eoc.org.hk/en/PressRelease/Detail/14332 ↑學生於倫理及人文學 網上課堂進行視像討論。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online group discussion during the Medical Ethics and Humanities class. 33 HKUMed News Summer 2022

RkJQdWJsaXNoZXIy Mzg4ND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