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新療法 – 生物製劑

20 May 2017

醫健寶庫系列

劉澤星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風濕及臨床免疫學講座教授
於崇光基金教授(風濕及臨床免疫學)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患者大多在壯年時(約35至50歲)發病。免疫系統細胞因錯誤地攻擊關節,令關節腫脹、發炎、疼痛,關節受侵蝕,嚴重的話會導致全身關節變形,使患者行動不便,影響其日常生活及工作,並需依賴家人照顧。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單影響患者,亦影響到患者的家庭以至整個社會。
 
醫學界自1999年開始使用生物製劑,至今已有18年歷史。抗腫瘤壞死因子、抗第六種白血球介素及抑制B細胞和T細胞的生物製劑對減輕類風濕性關節炎症狀的效果良好,可以減少關節損壞,提升患者活動能力。生物製劑除了可以紓緩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亦有助醫學界了解其病理,為研製新藥物帶來希望。
 
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先為患者處方傳統藥物,若療效不理想再考慮使用生物製劑。但最近的研究指出若確診後便使用生物製劑,可能會減慢及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發。不過生物製劑只可以減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活躍程度,並不能根治疾病。生物製劑亦會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因此醫生必須為患者評估風險後再決定是否處方生物製劑。

<刊載於《東方日報》,2017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