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淺談腦電盪治療

21 Jul 2014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列之二十二

劉家獻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精神醫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

腦電盪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簡稱ECT)是一種治療精神科疾病的療法,其功能在於利用電流把腦內不正常的生化狀態矯正過來。最常用於治療嚴重抑鬱症,特別是當藥物治療及認知行為治療等療法效果不太理想時;而腦電盪治療亦會被用於治療精神分裂症和狂躁症。

要進行腦電盪治療,醫生首先會為患者進行全身麻醉,使肌肉放鬆,再透過1-2秒輕電流令患者身體產生約30秒的抽搐,而患者將於約5分鐘後清醒;療法每週進行2-3次,需連續進行6-12次,視乎患者的反應。腦電盪治療能幫助患者最快於一週內見效,較藥物治療的三至四週快。進行腦電盪治療後,約70-80%患者的病情得以改善,而約50-60%的嚴重患者亦見成效;而由於腦內的血清素增加、激素減少、腦細胞增加,故情緒問題亦有改善。從醫學角度上看,它是一種有根有據的方法。

腦電盪治療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部分病人對近期事物的記憶力稍受影響,不過通常很快便會恢復;再者腦電盪治療的危險性非常低,在全身麻醉下進行的手術中,其死亡率幾乎是最低,而其危險程度比孕婦分娩還要低。雖然危險度低,但血壓上升、心跳加速及心房速律失調都會增加治療時的風險,故有心臟病或腦部生瘤的患者在接受治療時,醫生會特別小心處理。

(刊載於《am 730》, 2014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