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 main content

Engaging the Community

不是主婦,也會有主婦手?

29 Apr 2019

香港大學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系列之四

林露娟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系主任

接觸性皮膚炎,俗稱「主婦手」,所影響的其實不只是主婦,任何年齡性別的人士都有機會患上,特別是從事油漆、電鍍、印刷或漂染工作的人士。接觸性皮膚炎可分過敏性及刺激性兩類。當接觸到致敏原或刺激性物質後,皮膚會出現非感染性發炎反應,感到痕癢,出現紅點、小水泡或破損,更嚴重者甚至會流水、皮膚變硬、出現鱗狀皮屑。如果病情持續數月,患處皮膚更會變得粗糙、深色和龜裂。

過敏性的接觸性皮膚炎通常是由特定的致敏原誘發,例如含鎳金屬的首飾、化妝品、香水、指甲油、外用抗生素、染料、塑膠或乳膠(膠手套主要物料)。患者每次接觸致敏原後,會即時、或過一段時間之後出現炎症反應;刺激性的接觸性皮膚炎比過敏性更常見,刺激原有多種,包括洗潔精、去污劑、消毒劑、漂白劑、溶劑、油漆及肥皂等。患者接觸刺激原後通常於一周內發病。過敏性皮膚炎患者,會有較高機會患上刺激性皮膚炎,也就是說患者可同時有兩種皮膚炎。

無論是哪一種接觸性皮膚炎,避免接觸致敏或刺激原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假若真的避無可避,就要做好預防措拖,比如每次洗碗時,在乳膠手套內多穿一對棉質手套。輕度的接觸性皮膚炎一般在遠離致敏原一至兩周後,皮膚會漸漸復原。不過,患者需留意的是,接觸性皮膚炎跟病菌與塵埃並無關係,過度洗手及消毒反令情況惡化。保持皮膚濕潤、使用保濕護膚品或有助紓緩痕癢及炎症。如果皮膚炎超過兩周仍未好轉,或是急轉直下,伴隨劇痛、紅腫或潰爛,就應立即求診,接受進一步治療。

<刊載於《am730》,2019年4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