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8i2

什麼考量?』衞生官員需要設立一個平 台讓居民提問,而公共醫療系統亦需 要一個持續對話的平台。」 隨著地區康健中心陸續在全港各 區設立,現在似乎是提升社區參與的 好時機。貝教授認為地區康健中心可 促進社區對話,匯聚居民的「地區智 慧」,共同建立更健康的社區。 貝教授說:「我期望地區康健中心 可以成為社區成員、學校和非政府組 織之間進行對話、外展和討論的平 台⸺我們的健康正面臨哪些威脅? 市民大眾對自己的血壓水平、吸煙習 慣、老化和孤獨感有多了解,他們是 否知道該如何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 當我們與其他人分享各自的健康問 題,區內居民就可以提出有效的解決 方案。科學家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 然而社區就個別處境對健康生活的認 知,則有助社區實踐更有效的健康策 略。」為此,貝教授建議在地區康健中 心基層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合約上訂明 有關義務,如舉辦社區大會及分享會, 從而收集和列出社區資源,並動員學 生和居民參與其中,準確了解他們期 望從基層醫療服務中獲得什麼,從而 實現「以社區為本及加強外展服務的 全方位基層醫療」。 過去,本港醫療資源主要集中於 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而非基層醫 療,令不少港人都把醫療保健的概念 簡化為「生病就去看醫生」。貝教授澄 清:「基層醫療不只是這樣,它同時 ↓貝教授在公共衞生 碩士課程迎新周發表 演説。 Professor Bishai talks to the students of MPH during Orientation Week. 是一個社區平台,讓大家討論社區有 哪些資源可以推動健康行為的改變, 從而幫助我們將自己和家人照顧得更 好。我們不應該只被動地在生病時才 去看醫生,而是可以主動關心身邊每 個人『是否吃得健康?有沒有恆常做運 動和定期探望獨居的親人?』,並就社 區的需求作評估。」學院曾獲香港賽 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合作推行名 為「愛+人:賽馬會和諧社會計劃」的 全港性隊列研究,以理解個人、家庭 和社區的健康和福祉。研究團隊收集 了本港各區健康概況的調查數據,如 血壓水平、運動、吸煙習慣和長者的 孤獨感,製成網上版「健康地圖」,呈 現各區的健康概況。貝教授認為,這 些健康數據有助地區康健中心與居民 開展對話,作為其服務成果之一,並 創造一種社區文化,讓大家知道「這 是我們的社區,而這些就是我們需要 解決的健康問題」。 新冠疫情對經濟和社會所造成的 連鎖反應再次明確提醒我們,充足的 準備和預防對維護全球公共衞生至關 重要。貝教授認為,在有關疾病和病 毒的實證及專業知識的基礎上,社區 可透過開放溝通和建立信任,有效地 預防疾病。貝教授說:「試想像在基 層醫療的夥伴關係中,每個社區都已 經與該區的地區康健中心建立了充分 溝通和信任,作為『討論健康議題的 地方』。在此情況下,無論再出現任 何新發傳染病,都會有一個平台去了 解社區需求和傳達健康資訊。要為未 來做好準備,建立這樣的社區平台是 我們的首要任務,這也是公共衞生學 院希望協助本港實現的目標。」 要改變個人或集體的心態、行為 及文化,看似艱鉅,但貝教授觀察到 本港的另一優勢,在於吸收新的理念 和做法,加以融會貫通,使之適合本 地情況。「健康不是私人問題,而是關 乎公共衞生。香港人十分了解商業世 界的運作,若要成功可透過與其他人 合作而賺取更大利益。我們也可以藉 著建立人脈和信任,達致全民健康的 目標。香港必須憑藉自身的優勢,因 地制宜。」貝教授巧妙地把公共衞生比 喻為一款本地美食:「『西多士』(法式 吐司)就是最佳例子。這裡的『西多士』 比一般法式吐司更好吃,是因為港人 在食物方面也做到了匯聚東西,融會 貫通。」貝教授對本港建立促進全民健 康、同時在文化上讓大眾認同與接受 的社區充滿信心,這也是他和公共衞 生學院團隊正在努力實現的另一目標。 對貝教授來說,香港甚具吸引 力,這裡有棘手的問題,更有解決問 題的良方與傑出的人才。在融入港大 醫學院這個大家庭的同時,貝教授鼓 勵學生和同事腳踏實地、堅持理想, 「當你看到未來的經濟或健康趨勢時, 可能會說『努力還有什麼意義?』,但 一旦失去對美好將來的憧憬,就永遠 無法實現理想。別忘記香港擁有獨特 的優勢,可為學術交流及應用增添價 值,更可為香港以至全球創造更健康 的未來。」 「夥伴關係是公共衞生專業的 未來——科學家與社區成員應 加強合作,共同討論關於健康威脅 的事實,並建立應對威脅的素養。」 公共衞生學院院長貝大為教授 35 HKUMed News Winter 2023

RkJQdWJsaXNoZXIy Mzg4ND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