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香港華人西醫書院成立於1887 年,為本地華人提供以科學為本的醫 療服務。這片初心一直延續至今天, 並在過去40年間擴展至粵港澳大灣 區,透過我們的研究擴展到國際舞台。 這項驕人成就主要歸功於學院院長(其 中不少是港大畢業生)的優秀領導力、 克服挑戰的毅力和把握機遇的遠見。 資源短缺往往是邁向成功的最 大絆腳石。港大首位女院長和首位從 港大畢業的院長楊紫芝教授(MBBS 1953,MD 1959,1983-84年間 擔任院長)任教時,應當時負責審核 港大課程的英國綜合醫學委員會的 要求,減少實習班的規模,並引入眼 科和耳鼻喉科等專業。政府沒有為此 提供額外的資源,於是她向校友尋求 幫助。 楊教授表示:「當時香港的執業醫 生大多是港大畢業生,他們非常熱情、 敬業,渴望回母校教授下一代醫生, 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對此我們無以為 報,只好頒授名譽銜頭。另外,對於 小班實習課,我們與當時香港中文大 學成立不久的醫學院緊密合作,共聘 部分外部顧問。事實上,我們更像是 合作伙伴而不是競爭對手。」 她的繼任人梁智仁教授(MBBS 1965, 1985-90年擔任院長)指出, 當時是一個科學發現可以促成開發新 療法和了解疾病的時期,惟政府對研 究缺乏支持,醫學院須依靠多方善長 慷慨捐贈,「包括患者、製藥公司、 其他捐助者和國際基金」。直至1991 年,他的院長任期結束後,情況開始 發生變化。當時研究資助委員會成立, 港大醫學院的達安輝教授(MBBS 1952,MD 1958)擔任首屆主席。 然而,在資源緊縮的同時,中國 內地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門。適逢內地 改革開放,熱衷於與世界交往,歡迎 訪客與交流。梁智仁教授和周肇平教授 (MBBS 1968,MD 1988,199598年間擔任院長)都是最早到訪內地 的學者之一。醫學院在整個1990年代 不斷擴大其對外交流的範疇。 同時,眼前的問題更為逼切⸺ 尤其是醫學課程所造成的壓力及醫學 院缺乏足夠空間發展。精神病學家 麥列菲菲教授(1991-92年期間擔任 院長)提出需要一種新的教學方針:「教 學必須互動和實用。學生和老師在面 對各種變化時,必須調整自己,保持 情緒穩定和抗逆的韌力。」 馬鍾可璣教授(MBBS 1958, 1992-95年擔任院長)為未來的發展 播下了種子。她藉課程檢討啟動改革之 契機,獲得政府批准,並取得沙宣道 21號的土地作擴展之用。縱使當時未 有為項目籌集資金,她的兩位繼任人後 來讓這些發展項目開花結果,為醫學院 的發展奠下穩健的基礎。 周教授排除了開始時遇到的一些 阻力,說服了學術人員採用問題導向 學習(詳見另文)。在那個時代,院長 由同事互相推舉而不是委任,周教授 遂運用多年來與同事建立的緊密個人 關係和信任,推動這項新改革:「我在 港大醫學院畢業,了解這裡的文化和 教職員的想法。我認為他們看到我是 堅定、有遠見和願意聆聽意見的,而 且我不是為了私利而做事。」他還為新 大樓建築群籌集了資金。 鄧惠瓊教授(MBBS 1971,1998- 2001年間任院長)的任務,是實施問 題導向學習改革和建造新大樓。鄧教 授認為這兩項計劃都是勢在必行,其 果斷務實的作風亦促成她使命必達: 「我們是因為空間短缺而興建這座大 樓,引入新課程則是因為我們意識到 醫學教育的趨勢,正在朝著更多跨專 業融合的方向轉變。」 成功的動力 「當時香港的執業醫生大多是港大畢業生, 他們非常熱情、敬業,渴望回母校教授 下一代醫生,甚至不惜自掏腰包。」 ― 楊紫芝教授 馬鍾可璣教授(左) (MBBS 1958, 1992-95年擔任院長) 麥列菲菲教授 (1991-92年期間擔任 院長) 80年代 因應需求減少實習班 規模、並引入其他專業 20
RkJQdWJsaXNoZXIy Mzg4ND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