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醫學影像科技推動醫教研 服務社會

2024年02月17日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大學醫療系統

 
專業醫護人員透過醫學影像技術為病人提供診斷服務和預防不同疾病。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放射診斷學系於沙宣道校園和瑪麗醫院分別設有臨床磁力共振、正電子及電腦掃描設施,學系的師生運用它們進行各種研究,促進醫學影像科技領域的新發展,亦與港大不同學系、其他本地以及海外大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透過先進的掃描技術為醫生和科學家提供診斷和研究數據。研究項目涵蓋精神科、臨床腫瘤科、心理學、公共衞生學等領域的健康問題。

另外,學院早前獲譚麥美燕女士慷慨捐貲,成立譚榮芬腦神經影像研究實驗室及購置3T 磁力共振掃描器。該器材為市面上最先進的磁力共振掃描器之一,能夠以尖端人工智能(AI)驅動影像重建技術,提升磁力共振影像質素。掃描器的去除雜訊功能可提升磁力共振影像的訊號雜訊比率和解析度,使影像更清晰,同時大幅縮短掃描所需時間。AI技術亦有助減低成像的失真,讓掃描更準確、可靠和更快完成,從而為患者提供更佳的體驗。實驗室的成立和先進的磁力共振掃描器有助應對中風、癲癇、柏金遜症、多發性硬化症等神經疾病,以及推動個人化醫療的發展。

現時,公立醫院的醫學影像服務供應緊張,輪候時間頗長。學系的掃描設備為公、私營醫療機構轉介的服務使用者以及獲慈善機構捐助的病人提供掃描服務,有助加快診斷患者及護理的速度,減輕本港醫療系統的負擔,同時為學生提供臨床實習機會。

展望未來,學院冀為病人、學者和科學家提供更多資源和裝備,促進臨床醫療服務和教研工作,回饋社會。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4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