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澤星寄語:學生為本——培育具同理心的明日仁醫

2022年10月10日

劉澤星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

每位醫生最少都有一件白袍,我的第一件白袍,由唸書的時候保存至今,慶幸這些年身形沒有太大轉變,偶然穿上仍很合身。

其實許多年前,醫生穿的是象徵「神聖」的黑衣,實驗室裡的科學家才穿白袍。大約二百年前,隨著醫學的進步,醫生開始改穿白袍,標誌著醫學是基於科學的專業。

早前港大醫學院按傳統舉行「白袍禮」,我與學院的老師為300位醫科新鮮人披上白袍,並帶領他們一同宣讀《日內瓦宣言》。《日內瓦宣言》象徵了醫者對患者的堅定承諾⸺我們稱之為專業精神。宣言的開首是這樣的:「作為醫療專業的一員,我鄭重承諾將獻身為人類服務,病人的健康和福祉將是我的首要考慮,我會尊重病人的自主權和尊嚴。」

我希望各位新同學明白,身上的白袍並非肩上的重擔,而是可以憑藉同理心、平等觀念和卓越知識服務人群的特權象徵。

支援學習 傳承專業

誓詞的中段為:「我將為患者的利益和醫療衞生事業的進步,分享我的醫學知識。」當中包括醫者終身學習,並將知識薪火相傳的承諾。多年來參與白袍禮的醫學院老師,在他們的求學時期也曾這樣宣誓過,醫學院會確保每一位醫科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得到支持。

醫學院一直秉持「學生為本」的理念,盡力營造最好的學習環境,包括提供更多學習空間及嶄新的教學設備。位於沙宣道 3 號的新學術大樓已於數月前啟用,支持護理學院及中醫藥學院的發展需要。我們正計劃改建醫學院部分原址,增加臨床培訓及學生設施,並準備在沙宣道以東的綠化帶區域,興建新教學大樓,以提供額外的教學及研究設施、實驗室等。

參照醫科生「增潤學年」的成功經驗,醫學院的其他課程亦將加入「增潤」元素,擴闊學生視野。本科生課程亦將持續革新,以配合醫學和健康科學、資訊科技、數碼化學習和專業要求的新發展。臨床醫學學院的成立亦會促進各醫科部門的跨學科合作,讓醫科生的學習更全面。

醫學院的課程及學習生活均充滿挑戰,我們特別重視學生的精神和心理健康,除了由專業人士組成的團隊提供輔導及轉介有需要個案,為學生提供強大支援後盾外,亦透過「同行者」計劃培訓學生為友儕作情緒支援,全方位推廣身心健康。

《日內瓦宣言》亦提及:「我將不容許有年齡、疾病或殘疾、信仰、民族、性別、國籍、政治黨派、種族、性取向、社會地位或其他任何因素的考慮,介於我的職責與患者之間。」在醫生與疾病面前,人人平等。醫學院於新學年推出多項性別中立的新措施,不單為回應現時社會上性小眾人士愈來愈多的事實,更重要的是在校園推廣互相尊重和包容多元的精神。倫理及人文學部亦會提供多元化的課程,除增加學生對性小眾社群的認識,也培養他們的同理心,這與白袍背後的精神不謀而合。

行醫既作為終生志業,說《日內瓦宣言》是終生承諾,並不為過。港大醫學院貫徹「學生為本」的理念,冀讓同學得到豐富的學習體驗,亦希望醫科畢業生將來無論有多少件白袍,繼續恪守行醫的初衷。

<刊載於《明報》專欄〈澤星寄語〉,2022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