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及早治療 癌童病愈率可達7成

2022年07月16日

陳志峰教授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醫學學院
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
曹延洲基金教授(兒童及青少年科)

癌症是嚴重疾病,而兒童癌病的診治方向與成年人分別頗大。首先,兒童癌病多數在病人發育時期出現突然的病變,和後天生活習慣無關,因此非常難以預防;其次,大部分在兒童身上發現的腫瘤都屬於惡性,由於兒童處於生長期,腫瘤惡化的速度亦較快。可幸的是,只要及早發現,兒童普遍對傳統治療方法如化療、放射治療等比成年人有更良好的反應,因此兒童癌症的病癒率一般可達七成以上的較高水平。

根據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收集的數據,本地兒童患癌的人數一般維持在每年200宗以下,數目並無上升,這趨勢和全球的發達國家社會大致相同。

在香港,有三至四成兒童癌病屬於白血病,其次為腦部相關的腫瘤,較少出現的其他癌症包括神經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或生殖細胞瘤、與骨骼和肌肉相關的癌症如骨肉瘤、橫紋肌肉瘤等。

由於兒童的表達能力未完全成熟,而部分癌症缺乏明顯表徵,家長因此難以察覺,其中腦瘤就是典型例子。雖然患者會有嘔吐情況,但由於嘔吐症狀和其他消化系統疾病相似,家長容易混淆並忽略病情,以致延誤診治。同樣屬於較常見的兒童癌症白血病病徵就相對明顯:面色蒼白、皮膚出現血點和骨痛等,都是兒童白血病常見的病徵。

由於兒童癌症甚難預防,而基因排序(genome sequencing)的技術亦開始成熟和普及,不少家長為求安心,會因應自己的需要,接受坊間一些稱為「遺傳疾病基因檢查」,當中亦包括關於防範癌症的測試。但一般兒童腫瘤要使用腫瘤組織做檢測,驗血只能幫助排除種系基因突變。

此外,大家要明白無論是「第二代測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或者「全外顯子組測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都無法排除遺漏的可能。前者受限於種系基因突變可超過幾百種,而檢測者只能選擇有限數目的突變;後者即使分析所有外顯子(exon),但外顯子僅佔所有基因的百分之二至四;如要檢驗其餘的內顯子(intron),則須使用全基因組測序。

透過正確使用基因技術分析,有助於確認患癌的兒童找出致病基因,再找出可抑制的標靶藥。可惜現時科技大約只能為兩成的兒童癌病患者,找出這種具針對性的藥物。因此,家長多留意子女的身體狀況,及早檢查及求醫,對提高兒童癌症治癒率十分重要。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2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