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醫治前列腺癌 放射治療朝更精準發展

2020年06月01日

蘇子謙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透過抽針化驗細胞分化程度、臨牀上癌症分期和檢驗癌指數高低,前列腺癌可被分為「低風險」、「中度風險」和「高風險」。這三類風險的前列腺癌,均可透過放射治療(又稱電療)達根治效果。除了「低風險」的前列腺癌外,「中度風險」及「高風險」的前列腺癌患者,均需接受電療並配合荷爾蒙治療;前者所需的藥物治療時間一般為半年,後者則需一年半至三年不等。

以電療治療前列腺癌的日數一般為38至39天,而每次的輻射劑量不能太多,否則有可能會波及前列腺附近的正常組織,例如膀胱、直腸、小腸、淋巴腺和血管等。有關患者接受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包括肚瀉、大便次數頻密、小便赤痛、小便困難和身體疲倦等,情况因人而異,副作用一般在電療完成後一、兩個月便會慢慢改善。當然,也有不少病人在電療期間完全沒有副作用。然而,電療完成半年後,也有可能出現長期副作用包括大便輕微出血、長期肚瀉、小便頻密和影響性功能等,這些長期副作用約兩年後會慢慢緩解。像腸道穿孔等嚴重副作用的發生機率,則少於3%。

屬高精準電療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 (簡稱SBRT),近年常用於治療前列腺癌,電療次數雖然可大減至五次,但每次所施放的輻射劑量較高,因此病人每次進行SBRT前,需接受快速電腦掃描,鎖定電療的目標,並須作膀胱容量控制和直腸排空,否則前列腺旁邊的膀胱及直腸有機會嚴重受到破壞,甚至引起器官穿孔或流血等問題。

<刊載於《am730》,2020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