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度身制定乳癌治療方案 助減復發風險

2020年06月08日

陳穎樂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臨床腫瘤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乳癌是香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訊統計中心最新公佈的數字, 2017年有4,373宗確診個案,佔女性癌症的27%,即每約四名患癌女士中,就有一名是乳癌患者。

大部分確診乳癌的女性,通常都是發覺乳房有硬塊或外觀有改變後,主動求診而發現患上乳癌。乳癌的其他常見症狀,還包括乳房形狀改變、皮膚或乳頭凹陷、乳頭出現分泌物或皮疹、以及腋下淋巴結腫脹等。

診斷乳癌通常要進行三部曲,包括乳房X光造影檢查、超聲波掃描和活組織檢查。活組織檢查可以用以確定癌細胞,但是接受荷爾蒙受體測試(ER/PR)和HER2受體測試,則有助決定手術以外的治療方案。

除了手術之外,治療乳癌很多時候也需要輔助治療,例如化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荷爾蒙治療等,以減低復發機會,延長壽命。一般癌症治療會根據腫瘤的大小、淋巴受影響的幅度及是否轉移其他器官等因素,分為四期去決定輔助治療的方案;但是,乳癌所需要的輔助治療藥物,除了需要根據荷爾蒙受體和HER2受體之外,也要考慮組織學級別、患者年紀、癌症增生指標(ki-67) 、淋巴結是否受影響等來決定。

近年,「個人化治療」大為流行,多重基因預測方法例如安可待乳癌基因檢測Oncotype Dx、乳癌腫瘤基因檢測EndoPredict, MammaPrint等,可以幫助醫生客觀地評估復發風險,以決定病人是否需要進行化療。當然這些基因預測方法比較昂貴,若醫生覺得病人有高風險,必須做化療、或病人因素(如年紀、患有其他疾病)決定不做化療,就不用做這個測試。

雖然乳癌新症個案每年都有上升趨勢,但死亡率在過往十年並沒有升高(佔患者總人數10%)。所以及早發現,及早醫治,根治機會越高。

<刊載於《am730》,2020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