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專欄
機械人施刀 微創更精準

2020年12月12日

林沛泓醫生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外科學系泌尿外科臨床助理教授

過去二十年,微創手術有長足發展,現時已經普遍應用在多項外科手術中。微創手術可以令傷口面積更小、大出血的風險降低,從而減少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創傷,亦可以縮短患者的住院及康復時間。

泌尿外科是首個探研使用機械人進行微創手術的專科,一直以來,泌尿外科以高科技為導向並不斷改善精進。雖然近年新系統相繼出現,但一般仍會使用達文西機械臂手術系統。外科醫生會在控制台上遙控機械人,引導三至四條機械臂經由「鑰匙孔」進入全身麻醉的患者身體。由於機械臂會精準地模仿醫生在控制台上的動作,外科醫生必須具備良好技術,才能確保手術成功。

由機械人進行的「鑰匙孔手術」有多種技術優勢,既可以克服空間的局限,如在狹窄的骨盆內,也可以進行精確的手術;其系統亦提供非常清晰的圖像,具有兩至十二倍高清3D放大率。機械臂使用的鉸接器械可提供比人類關節更靈活的七種移動角度、動作縮放和避震,處理身體組織時會更加精準和細緻。

外科醫生為前列腺癌病人治療時,以機械人施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是最常見的手術之一。研究證明,病人出血的風險從開腹手術的25%以上,降低到5%以下,而術後住院時間則從五到七天縮短到一至兩天。這項手術亦減低了機能性相關的副作用,包括長期尿失禁或勃起功能障礙。

在腎癌治療中,以機械人切除部分腎臟的技術也越發普及,外科醫生可以在手術中選擇性鉗住動脈,以減少出血風險而無須損害健康的腎臟組織,傷口更減少至僅為三到四個一厘米的小傷口。其他如治療膀胱癌的根治性膀胱切除術、以及針對各種先天性和後天性尿道阻塞的重建手術,在本港比較資深的醫療中心也已經利用機械人系統進行微創手術了。

<刊載於《東方日報》,2020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