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港大團隊使用病毒基因和蛋白 有效抑制流感病毒感染 在研究抗流感病毒藥物中獲新突破

2018年06月15日

流感每年都導致大量死亡病例。目前的抗流病毒的藥物效果有限,易產生耐藥性。以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袁國勇教授、趙旵軍博士和杜啟泓醫生為首的香港大學研究團隊,經過多年對病毒的研究,發現新型抗流感方法,用於流感的預防和治療。

這一項創新的技術已經申請了美國專利,而這項研究已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發表。按此瀏覽期刊文章

研究方法

香港大學研究團隊基於變異較慢的基因而設計出流感缺陷干擾基因(DIG3),其能夠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在細胞內的生長,並且不易產生耐藥性。同時,該團隊設計新的TAT-P1蛋白作為基因載體。該載體是由多肽TAT 和P1組成,TAT 能增強細胞的基因導入效率,而P1是由該團隊設計、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多肽。載體TAT-P1既能向細胞內導入缺陷干擾基因(DIG3)而抑制病毒生長,還能夠直接通過抑制細胞內涵體的酸化來抑制病毒複製,使之發揮雙重抗病毒作用。在小鼠感染人流感(H1N1)或禽流感(H7N7)前1-2天或感染後6小時,在呼吸道注入DIG3/TAT-P1,能夠有效提高小鼠的存活率,並能有效減少小鼠體重的降低和抑制病毒在小鼠肺部的生長。因此,DIG3/TAT-P1能夠有效預防和治療流感。

研究意義

這是缺陷干擾基因(DIG3)第一次被證實在小鼠體內具有抗流感作用。以往的研究用缺陷病毒來抗流感可能會產生新的病毒而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用缺陷干擾基因治療流感是不會產生新的病毒而危害人類生命。同時,研究團隊設計出新的基因載體TAT-P1,其同時具備抗流感病毒活性,並成功將這種方法應用於動物模型治療流感。這項研究對未來流感以及其他病毒感染的治療,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科學依據。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醫生及微生物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趙旵軍博士。

研究團隊合照,成員包括袁國勇教授(左三)、杜啟泓醫生(右三)及趙旵軍博士(右二)。

袁國勇教授表示流感缺陷干擾基因(DIG3)能夠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在細胞內的生長,並且不易產生耐藥性。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kefa@hku.hk )。

下載簡報

 

傳媒查詢

請聯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電郵︰medmedia@hku.hk)。